第八章 归墟志
太平洋的风暴卷着硝烟味,货轮在黑色浪涛间颠簸如一片碎叶。周启明蜷在锈蚀的锚链舱里,听着钢板呻吟似垂死者的喘息。怀中《渡荒志》已被海水浸透,字迹晕染如血泪斑斑,反倒显出些惊心的清晰——那些原本娟秀的批注在水渍浸润下,竟似赵守仁的笔锋破纸而出。
"全体注意!日本军舰!"船长嘶吼通过传声管震荡舱壁。启明从舷窗望见灰色舰影劈浪而来,太阳旗在暴雨中如伤口绽开。
突然有孩童啼哭自底舱传来。他循声爬过煤堆,见犹太女孩搂着破娃娃瑟缩在救生艇下:"爸爸被带走了...他们说我们是间谍..."她摊开掌心,露出枚铜钥匙——柄上刻着"Sincere Co."字样。
警报尖啸中,启明想起赵守仁最后一封信:"若至香江,可往先施公司寻钟表匠余。"
日军登船搜查时,他正将钥匙系上女孩颈链。刺刀挑开衣领瞬间,犹太女孩突然唱起希伯来摇篮曲,音调竟与《渡荒志》里暗藏的曲谱暗合!
"八格!"军曹扬手欲掴,忽有船员惊呼:"B29!美军轰炸机!"
混乱中启明抱女孩跳入怒海。咸浪呛入口鼻时,忽见前方漂来桅杆——断口处新鲜木刺勾住蓝布碎片,正是《渡荒志》封皮材质!
三日后他们爬上海南岛礁滩。女孩高热呓语中反复念叨:"爸爸说...书在表盘里..."
椰林深处转出黎族猎人,腰间挂满日制手雷:"跟我走,山里有人在印书。"
洞穴深处,油灯映着整墙刻字。跛脚印刷工正校对手稿,转身露出图书馆员徽章:"周先生?守仁兄说您最晚腊月就到。"——竟是北大图书馆失踪多年的副馆长!
"《渡荒志》只是目录。"他敲击石壁,整面墙翻转露出万千藏书,"这里才是真正的'渡船'。"
忽然洞外枪声大作。日军包围圈缩紧,印刷工点燃引信:"带她走!密道通先施公司!"爆炸声里,石壁藏书化作凤凰涅槃的火焰。
香港先施公司钟表柜前,余师傅用镊子取出女孩颈间钥匙:"迟了三年啊。"表柜移开竟是电梯,降入地底巨大印刷厂。满墙《星岛日报》号外间,赵守仁微笑的遗照挂在正中央。
"他没死?" "死了。"余师傅调整印刷机,"又没死。"
滚筒吐出新报头版:省立师范学堂火灾真相调查,配图竟是麻队长与日将合影!余师傅指向照片背景的钟楼:"明天清早,那里有你要的答案。"
凌晨薄雾中,启明潜入钟楼。齿轮间卡着铁盒,内藏赵守仁日记终卷:
"麻世雄逼我时,余师傅提议假死计。今服龟息散卧棺,待破土重生。然《渡荒志》须有后人续写,启明可担此任..."
突然钟声震耳,日兵从齿轮后转出:"赵桑果然没死!"刀锋抵喉时,整点报时玩偶弹出——程砚舟的木雕举着《论持久战》,机关喷出酸液蚀穿军服!
启明奔至天台,见香港湾布满日军舰艇。余师傅血染长衫倚栏轻笑:"你看,守仁兄的'渡船'来了。"
海平线上,英军战舰破雾而来。炮火轰鸣中,余师傅将钢笔插进电台:"最后一段《渡荒志》,须用摩斯码渡出去..."
他叩击电键时,血滴染红稿纸: "所有渡荒者皆星火
聚作燎原炬
照见新神州"
舰炮炸塌钟楼时,启明握紧钢笔跃入大海。空中飘散未烧尽的《渡荒志》纸页,如万千白蝶泊向神州。
深水下忽见那条槽船——二十八双手正托举船身,赵守仁、程砚舟、慕安兄妹都在船中微笑招手。船帮新刻一行小字:
"渡尽劫波身犹在
相逢一笑启新章"
启明浮出水面时,朝阳正刺破硝烟。港九大队舢板靠近,战士伸手笑道:"周先生?赵校长嘱我们在此等候三年了。"
回望沉没的香港,他忽然明白:这荒渡永无终途,每个抵达都是新的启航。正如《渡荒志》末页所言:"渡者,代代无穷已也。"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