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铜陵经开区六虎
填词/文学陕军·李含辛
题记
安徽铜陵经开区,国家级,连六任一把手前赴后继锒铛入狱,无一例外。
铜陵开区,六虎噬、民脂如血!批地案、黑箱分利,白条欺蔑。强拆推平千户泪,空谈榨尽三农月。更哪堪、低保款侵吞,孤坟咽!
巡视组,长剑冽;囚衣换,美梦结!看囚车鸣笛,万人争瞥。账本焚灰遮罪证?狱灯照影招供孽!待来年、公墓草萋萋,鸦声切!
附录
以法为剑,涤荡贪腐
——李含辛《满江红·铜陵经开区六虎》的时代呐喊》
一、历史背景与创作立意
铜陵经开区连续六任一把手落马的丑闻,暴露出地方权力监督的深层漏洞。词人李含辛以“六虎噬民脂”为引,将腐败个案升华为对体制弊病的批判。题记中“前赴后继锒铛入狱”的黑色幽默,奠定全词荒诞而悲怆的基调,呼应了新时代“反腐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宣言。
二、艺术手法与批判力度
意象的暴力美学
“噬民脂”“千户泪”“孤坟咽”等意象,将经济腐败转化为视觉血泪,直击强拆、侵吞民生款项等恶性事件。
“账本焚灰”与“狱灯招供”形成闭环隐喻,揭露腐败分子毁灭证据、终被审判的因果规律。
词牌选择的深意
选用《满江红》这一历史词牌(岳飞名作为典范),以军事化语言(“长剑冽”“囚车鸣笛”)赋予反腐斗争以战场肃杀感,暗示反腐如战役,需雷霆手段。
对比与讽刺
“白条欺蔑”与“空谈榨尽”揭穿官僚敷衍众生相;“万人争瞥囚车”则通过民众围观狂欢的细节,反映民心所向,强化司法正义的必然性。
三、社会价值与当代启示
从个案到制度批判
词中“六虎”非个人堕落,而是制度缺位的缩影。其映射的“开发区腐败”现象(土地寻租、资金挪用)至今仍是反腐重点,具有深刻现实警示意义。
法治文化的诗意表达
传统词牌与现代反腐主题碰撞,拓展了旧体词的表现边界。“公墓草萋萋”以自然永恒反衬人生短暂,警示权力者:贪腐终被钉于历史耻辱柱。
四、结语
此词以烈血为墨,为铜陵六虎案竖碑立传,其价值远超文学层面。它既是一曲对贪官的挽歌,更是一记刺向社会毒素的银针,印证了“以诗载史,以词警世”的古老传统焕发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