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怀旧小说
为了牢记和忘记
——欧阳如一
第二十六章、看兰桂芳录制节目
因为陪母亲放疗吉丽调整了自己的写作时间,她凌晨四点就醒了,不敢起床就躺在床上想要写的新的一章小说;她五点钟会听到母亲那边有动静,老太太在揉肚子,她立刻起床打开电脑,这是她一天中脑子最好使的时候,却只能给新小说开个头;六点钟母亲会起床上厕所,她就扶着她,然后去早市,她得全程陪同,母亲能坚持去早市真好;七点钟就会有出租车来接他们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司机常换她的话题也会常换,司机都是本地的万事通,他们把这几年连续落马的贪官排个族谱,简直可以把监狱办成第二政府,可以给各个部门都预备一间牢房,因为他们早晚都会进去,当官就成了国内的高危职业,可人们还是愿意当官,因为这是笔很好的投资,风险远小于收益;和母亲回来已经是上午十点,她又会在写字台上打开电脑,她以前还会假装帮母亲干点活,现在不用了,母亲知道她心不在焉,也嫌她碍事,还有点欠她的情,就格外开恩;十二点吃完饭她会捡碗刷碗,她这就算干活了,然后是午睡,大约一个小时,起来再写作到下午五点,这一章小说差不多写完了,效率真高;五点半吃晚饭连刷碗得一个小时,陪母亲说会儿话她就会说:“妈,我出去散散步。”母亲知道她要会刘长江,也是看电视没功夫理她,说:“去吧,回来开门别叮呤咣锒的。”她会就像鸟儿飞出牢笼,这是她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
名义上是去会刘长江,母亲就不会要求她散完步就回来,实际上她有三个选择:一、会刘长江,这家伙虽然已经退休,给市立医院院长当顾问比没退休还忙,就只能想起来就给他打电话,包括母亲身体的情况;二、会陈树森,这家伙才开始追她,可已经晚了,她有了另一个迟到的,刘长江,可两人都不挑明,就经常见面谈中学教育和高考,中国的基础教育和医疗一样也问题多多,这是她预备的话题;三、兰桂芳,这家伙已经离不开她,有屁大点事儿就来电话:“姐,我新买了把椅子正好给你做访谈节目用,可有大姐范儿了,你的节目啥时候上啊?”她想好了就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医疗、养老、教育,得引起有关部门注意又不能刺激到他们,他们是听不进去批评意见也不会改的,除了上面有要求得走走形式,或跟自己的政绩有关,把握到什么火候得和沙龙的主人商量。
(老歌“甜蜜的生活无限好……”
“来,丽丽,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房子。” 兰桂芳说,她比吉丽小五岁却像个姐,她也确实长得比吉丽成熟了点。
吉丽说:“我真没去过你的地下室和二楼。”
哈尔滨人的傍晚是兰桂芳的下午,楼里楼外都有人在安排晚上的拍摄,主人就领客人参观。
“这种房子叫‘砖木结构、墙体承重的俄罗斯乡村风格建筑’。”主人说。
她们所处的位置在一层,进来是个带柱子的门斗,不算面积;往里走是个小走廊,正面是个“三跑”的楼梯,是这栋小楼最精彩部分,用俄罗斯樟子松做的,栏杆上雕着各种花,很气派,还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布局一目了然,左手是客厅、右手是餐厅、厨房、卫生间,这一层有一百平方,宽敞却又紧凑,是小户型独栋的典范。也有樟子松墙板和吊顶,也都雕了花并挂了高仿名画、哈尔滨的老照片和中央大街的老图纸,很有年代感。吉丽说:“你给我讲讲。”
“砖木结构就是条石基础、砖墙、木框架。有人来看过,说把这些木材拆了能换一幢更大的别墅,就好像说,把一个雕塑拆了钢筋水泥都能卖钱。经过咱们经营,这房子的名——这可是‘科姆特拉肖克社+哈尔滨沙龙夫人+知名女作家别墅’,光名就得卖上千万。”主人说。
他们沿着楼梯下到地下室,下面一点都不阴暗,晚上有灯,白天四面都有高窗采光,它的布局对应着上面,左侧是书房,复古风的樟子松书柜满包到顶,还有好多俄罗斯工艺品;右侧是锅炉房、洗衣房、储藏室和保姆房,由于把老式锅炉换成了只有电脑主机大小的燃气壁挂炉,就省出了空间放工具,住别墅活就是多。
“俄罗斯乡村风格建筑就是它不属于有爵位的贵族,炫富;而属于新兴的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有内涵。比如它原来的主人科姆特拉肖克社,咱们要跟好几个地方争这个人,他只是个大建筑师,却是社会的新贵。”主人说,她真把编的故事当成了真事儿。
(压缩空)
他们又沿着楼梯上到二楼,与下面对应一边是主人的套房,吉丽就不便参观了,一边是客人的套房,已经改成了“沙龙夫人工作室”,里面三张办公桌都坐着人。正面门斗上是个大阳台,东西两百各有一个小阳台,阳台——阳光、健康、自由、开放、中国传统建筑没有的东西。
“我在‘溪岸艺墅’有房子,不常在这儿住。你要是愿意我就把这儿倒给你,但你得把直播和访谈抓起来;我就搬到‘奥维斯’搞我的文创产品。”
溪岸艺墅是哈尔滨最端的别墅区,奥维斯是哈尔滨最高档的写字楼,看来这家伙挣了钱,可吉丽不可能搬到这儿住,刘长江家也有别墅,在“汇锦庄园”,也不错,可她没去过,将来那里会是她的家,房子不差只是院子小,不能室内室外都是花,也不能移植科姆特拉肖克社的名字。
他们又沿着楼梯上到二楼顶上的小阁楼,一座有斜墙和老虎窗的木屋,按现在的说法它和地下室都算“赠送面积”。这里原来是工程师的工具房,过去的工程师都是动手能力极强的人,不像现在连工艺都不懂就敢画图纸。现在它成了主人直播带货的样板间,货架上的商品分了类、标记了品牌、产地和售价,吃的用的几百种,简直是家百货公司。
“我会在楼梯中间按个观光电梯,这样上下货就方便。可咱们是‘零库存’,只有样品,有人订厂家直接发,有破损和退换货咱们都不管,利润在20%以上,但得给网红分成,大概15个点,她们就会以各种形式给咱们‘带货’,你知道我的生意经了吧?我的话题主要讲新老哈尔滨,就会有当地特产和景区找咱们代言,还可能会有文化咨询业务;你的话题主要是民生,就会有社会各界参与,也会有广告业务;其他人的节目歌舞的、搞笑的、擦边的都有,就直播带这里的货,咱们的单品销量比超市都大。可以后最挣钱的是咱们的文创产品,比如咱们创意的哈尔滨红肠。”
他们下楼来到室外的温室演播厅,有助理给兰桂芳更衣、化妆。她对助理们说:“这是丽丽老师。”又说“丽丽,我就要上节目,你说说你和第一期节目。”
吉丽就说了她遇到的出租车司机的情况,分出了几个发展时期和几种与出租车公司和平台合作的模式,总的一句话是他们真苦。
兰桂芳一转身就变成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在美颜镜头下她简直是刚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来试镜的大学生,她在上台前对吉丽说:“反映民间疾苦,当好政府智囊,很好,刚上任的省委书记正在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就是‘出租车司机工会’就不要提了,他们会罢运、闹事,给政府出难题,也给咱们找事儿。”就向导演做了个“OK”手势。
导演说:“各部门请注意,五、四、三、二、一,开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