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辩
打油诗/文学陕军·李含辛
题记
在苍蝇面前,千万别说屎臭。太多教训,记忆犹新。
君嫌浊物掩风流,
它作长篇解秽幽:
“若非粪土奠基厚,
难成蜜饴百世讴”!
附录
赏析:李含辛打油诗《蝇辩》
——一首以荒诞叩击现实的寓言诗
一、题记的警世意味
开篇题记以戏谑口吻揭示主题:“在苍蝇面前,千万别说屎臭”。这种“教训”实为对权力与真理关系的隐喻——当利益既得者掌握话语权时,其荒诞逻辑往往凌驾于常识之上。短短一句既点明诗歌的讽刺对象,也为后文的“蝇辩”设下悬念。
二、打油诗的双重解构
1. 语言形式上的反讽
诗句采用打油诗的通俗格律,以“风流”与“秽幽”、“粪土”与“蜜饴”等粗鄙与雅致的意象强行并置,形成强烈反差。这种“不正经”的载体,恰与苍蝇“长篇大论”的荒诞性形成同构,暗讽某些颠倒黑白的言论包装。
2. 内容逻辑上的辛辣批判
苍蝇的“辩词”实为本诗核心:它将污秽美化为“奠基厚土”,把腐朽吹捧成“百世讴歌”。这种“屎上雕花”的诡辩,直指现实中将恶行合理化、将剥削神圣化的权力话术——正如苍蝇依赖粪土,某些群体亦依赖对其不义行为的歌颂。
三、苍蝇的象征意义
诗人以苍蝇为多重意象载体:
既得利益者:占据污秽却自诩高贵;
话语垄断者:用逻辑谬论操控认知;
时代荒诞缩影:其“辩论”实为对黑白倒置社会的浓缩映射。
“蜜饴百世讴”的结论,更暗含对历史修正主义的批判——若真伪不分,粪土亦可被包装成“甜点”。
四、现实共鸣与警示意义
2025年的社会语境中,这首诗的隐喻愈发鲜明:无论是资本对劳动的粉饰,还是强权对暴力的美化,皆可看作“苍蝇逻辑”的变体。诗人以戏谑之笔,提醒读者警惕话语权的异化——当一只苍蝇开始谈哲学时,最好的回应是捂住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