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三十三)
□ 童 年(安徽)
1
钟楼把钟声叠成纸船
漂向她离去的渡口
青苔在石阶上算年轮
算到第七圈
雨就哭了
2
石砂啃着浪的骨头
船板裂出鱼的肋骨
老渔夫数着伤疤
烟蒂,烫穿了黄昏
几十年了,他还在想她
3
月亮在云絮里磨镰刀
割碎经年的誓言
风穿过榛树林时
总带着她发髻间的香
影子在石上刻日期
4
柳丝在河面狂草瘦金体
每个勾折都缠着
淮水的指纹
那灵动的笔触呵
宛如自然又内敛的诗篇
5
老榆的痂,是水咬出的印记
年轮里沉着
某次洪峰的弧度
那是岁月的创伤
不能触摸,一碰就疼
6
项羽手植槐枯叶落尽时
枝桠,在雾里搭骨架
托着未化的霜
宛如一幅寂静的国画
根须,比河面的浪更深
7
沉在河底的檩条
仍保持着架梁的姿势
只是木纹里的阳光
已变成,鱼的鳞片
时光改变了它的模样
8
一页经文里睡着半粒松籽
一截沉木在漩涡里打转
露出半行
被水泡软的春天
似在唤醒沉睡的生机
9
芦荻在浅滩叠着影子
每片枯叶都藏着
往年的潮声
水退时,根须在泥里
绣出半幅未干的中国龙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