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情景叙事诗
迟到的《烈士证明书》
作者 牧夫
演播:木头 热爱生活 张玉阁
木头:
我不知道
该用什么语言表达我的敬意
在这位老将军面前
任何敬意语言的表达
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不知道
该用什么行动表达我的敬意
鞠躬、作揖、叩头
不
那是对老将军的不尊
我知道老将军需要什么
我给老将军
敬一个深情而又崇高的军礼
老将军
吴涛
虽然已经走了42年
可后人不会忘记
您是一棵高耸的青松
在我心中挺立
热爱生活:
1964年7月9日
炙热的夏风劲爆地吹
吴涛将军正在北京
参加军委扩大会
一封陌生人的来信被转来
写信的人叫才沛章
走过山山水水的他
身儿已经疲惫
受过千磨万难的他
心儿已经憔悴
14年了
还没有打听到父亲才山的消息
有一点希望
就要前行绝不后退
木头:
才山——
名字还未念出
吴涛将军心底已涌满泪
会议间隙一个人的时候
喷发的感情行走在双眉
才山——
我的好战友
我的好搭档
我的好兄弟
我的好同志
你牺牲十九年了
怎能会忘记
那峥嵘的岁月
我们并肩战斗在
平西 晋察冀
绥远 平北
怎能忘记
“绥西共起先锋队
平北同征燕山碎
抗战烽火燎原起
厮杀倭寇如狂醉
破晓杀敌古北口
黄昏又战青龙背”
怎能忘记
我们唱着
“乌拉山旁
黄河套里 开创
我们的新天地
镰刀锄头
是战胜一切的武器”
平西反敌十路围攻
四打昌平三次挺进
敌后艰危共甘苦
饮冰吞雪眠无被
怎能忘记
1945年7月4日
在遵化杨家峪为掩护战友突围
战斗中壮烈牺牲
我的好兄弟
我的好战友
我的好同志
你的热血撒在了这片热土地
杨家峪耸立着英雄的纪念碑
热爱生活:
1964年7月9日吴涛将军收到才沛章打问父亲消息的信,在紧张的军委扩大会议的间隙,10日就回了信:
木头:
才沛章:
来信收到。才山同志(又名才治安),北平俄文法政学院学生后转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从1937年到1943年一直和我在一起工作。1937年秋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十团工作。他在我们团当参谋长。1943年他由平北军分区(北平以北的军分区)第十团调到冀东军区工作。他在冀东军区(李运昌部)担任副参谋长,于1945年7月在冀东与日寇作战牺牲。(日本投降前一个多月。)他埋葬在河北省石家庄烈士陵园,冀东唐山市烈士陵园也有他的灵牌。
你现在多大岁数?做什么工作?你母亲还在不在?说具体一些。请立即来信告我。
回信处,呼和浩特内蒙古军区吴涛即可。
张玉阁:
1964年夏天的风哟是这样的暖心
1964年秋天的风哟是这样地动人
吴涛将军的来信哟
让全家悲喜交集的泪涌出
走了一拨又一拨
来了一轮又一轮
年近花甲坚强的老母亲李淑雯
让沛章和妹妹跪在空空的灵位前
家中空空的灵位前
她和孩子已祭拜了十个秋春
把深深的思念寄托
把数不清的苦难咽吞
“1934年啊”
李淑雯的话刚出
泪再次湿透了她的衣襟
“你别了新婚的我北平去求学
参加了共产党当上了八路军
抗日救亡在绥远
你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孙
37年呀你曾回家乡
临走时告诉我
为保妻儿不受牵
治安改名叫才山
要我保密不能告诉任何人
一片情深深似海
家国情怀见真金
再次别后成永诀
年年碎碎岁岁念
碎碎年年岁岁盼
青丝熬成了白发人
我为你骄来我为你傲
继承你的遗志
孩子都培养成了人
亲爱的人啊等着我
我要去石家庄
为你扫墓
祭奠我日思夜想的人”
热爱生活:
九月三日,才沛章给吴涛将军写了回信:
张玉阁:
吴伯伯,
知道我父亲牺牲的消息后,我们全家人都很悲痛!当然我母亲更是因知道了此事精神显得很不正常,要我同去石家庄的烈士陵园一起祭奠扫墓。时常还警告我如你不请假去,即要自己去了。我尽量地做了解释,我说因我父亲的事情还没有得到政府的承认(没有烈士证明 诗人注),我们去了石家庄是不会接待的......可是我母亲也讲一套道理:我们人死了葬到他地还不许我们去扫墓,管他承认不承认有啥用,经常用很刺耳的话警告我。我是打算在我们得到正式手续时,我们去石家庄给我父亲扫墓和纪念一次。
吴伯伯,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木头:
才沛章写这封信的时候,吴涛将军为落实军委扩大会议精神,正在漫长的边境线走基层、到哨所、连队蹲点考察、布置战备任务;到蒙古包、戈壁滩走访农牧民,问寒送暖。4个月后回到机关,才看到这封信。
张玉阁:
从恩和哈达到阿日嘎啦音赛日
8千4百里漫长的边境线
36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
您脚起脚落到过每一个哨所
视察过每一个连队
一步一步丈量着祖国的土地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您是军区的政委
自治区备战领导小组副组长
守卫好祖国的北疆
怎敢怠慢
从呼伦贝尔到阿拉善
东西长4千8百里
从达拉特旗到额尔古纳市
南北宽3千4百里
118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
您的滴滴汗水落在牧民的蒙古包
落在茫茫大沙漠的戈壁滩
落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
落在额尔古纳河乌拉盖九曲十八弯
落在大青山 阴山 贺兰山
“心中为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木头:
您是自治区党委书记
时刻把农牧民的疾苦记心间
把党的温暖送给农牧民
“家逾十年别
人经百战归
烽烟犹未熄
不能解征衣”
张玉阁:
未解征衣
四个月风尘仆仆的您归来了
在堆积如山的信件中
急于想看到一封信
那是一封让您牵肠挂肚
心心念念的信
您看到了九月三日的来信
知道他们在盼着您的答复
到石家庄去祭拜最亲的人
知道他们望眼欲穿在盼着
早一天得到《烈士证明书》
到石家庄给他们岁岁念念的人扫墓上坟
木头:
夜深了塞外的北风猛烈地刮
片片大雪斗如盆
那封信呀
又勾起了您多少的回忆
那封信呀
使您无法入寝
那封信呀
藏着多么焦渴期盼的眼神
您又把那个旧皮包打开
里面珍藏着烈士们的照片和遗物
还有战争年代与战友们的往来通信
张玉阁:
每当思念战友的时候
您都会洗净手轻轻拿起这些珍藏品
眼里都会含着泪
您把珍藏品收回放进柜
忘记了四个月蹲点走基层的劳累
手握毛笔写下第一行字
木头:
“沛章侄;
我这个时期外出未在家,未能给你去信,”
热爱生活:
这时,信笺已被吴涛将军的泪水打湿
木头:
“希你见信抽暇来呼和浩特内蒙古军区找我,以便洽洽办理烈士遗属证明,”
“同时你还可以到石家庄烈士陵园看一看你父亲的陵墓。”
热爱生活:
将军的泪水呀
在宣纸的信笺上洇漫开
似一朵怒放的黑牡丹
是对战友最好的祭品
木头
“你近况怎样,工作、学习、生活均希告我,并将你的照片寄我一份,希望你常来信。 十一月十二日”
热爱生活:
吴将军的泪水呀
是一片深情的海
寄托着无限的期望殷殷
1965年1月25日,吴涛将军给才沛章写了第三封信:
木头:
才沛章同志:
关于烈士证明书,北京军区已于这月中旬即给寄去,想已收到了吧!先给你寄去《毛泽东选集》四本希你能认真学习,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改造思想,做好工作。
热爱生活
在吴涛将军的关心下,1965年1月才沛章收到了才山的烈士证明书。
木头
我不知道
该用什么语言表达我的敬意
在这位老将军面前
任何敬意语言的表达
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不知道
该用什么行动表达我的敬意
鞠躬、作揖、叩头
不
那是对老将军的不尊
我知道老将军需要什么
我给老将军
敬一个深情而又崇高的军礼
老将军
吴涛
虽然已经走四十二年了
可后人不会忘记
您是一棵高耸的青松
在我心中挺立
2025年8月10日初稿
8月18日晨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