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孽钱铸锁锁魂灵 福田种德德通天
下得天目山,已是浙西地界。这日晌午行至金华府,却见城西张灯结彩,一座新宅前车马喧阗。济公摇扇近前,听得众人议论:“钱老爷真是点石成金!三年间白手起家,竟成首富!”
忽见个锦衣胖子迈出大门,正是钱老爷。他手持铜盆向人群泼洒铜钱:“沾沾财气!”百姓哄抢间,济公却皱眉——那铜钱落地竟隐隐泛绿,带着腐木气息。
更奇的是,抢到钱者额间都闪过一道黑纹。有个汉子揣钱入怀,突然抽搐倒地:“我的腿!怎地瘫了?!”钱老爷叹道:“定是前世业障现前!快捐钱消灾!”那汉子忙将钱财尽数投入“功德箱”。
济公掐指一算,勃然大怒:“好个点石成金!原是偷寿邪术!”原来钱老爷暗中与妖道勾结,将铜钱在坟地浸泡,施法窃取他人阳寿转化财运!
当下闯到门前,破扇指向钱老爷:“施主好大的富贵!可敢让和尚看看库银?”钱老爷变色:“疯僧胡吣!”却见济公朝那“功德箱”吹口气,箱中铜钱突然跳动,叮当乱响如哭嚎。
百姓惊退中,济公厉声道:“听听!这都是折寿人的哭诉!”抓起把铜钱抛向空中——钱雨落下时竟变成纸钱!
钱老爷暴喝:“妖僧坏我法事!”袖中飞出七枚铜钱,化作金钱镖射来。济公哈哈大笑,用破钵一接:“来得正好!”但见铜钱入钵,顿时现出原形:竟是七根刻符的死人指骨!
众人骇然。济公叹道:“以骨为币,以寿为金。你库中白银,怕都是人骨所化吧?”说着朝库房方向念咒:“天地无极,现形!”
轰隆一声,银库屋顶炸开!白花花的银锭冲天而起,在半空竟变成累累白骨!有些骨头上还贴着生辰八字,正是城中近年暴毙之人的寿命!
钱老爷瘫软在地。原来他每赚一两银,便有人折寿一天。三年间竟积下三百六十具“寿银”!
济公怒道:“孽钱铸锁,锁的是自家魂灵!”挥扇扫向钱老爷——其锦衣顿时化作囚服,腰间显出条白骨锁链,哗啦啦拖着一地银锭。
百姓见状,纷纷呕吐出先前抢的铜钱,果都变成坟土。那些捐钱“消灾”者,病痛竟不药而愈。
济公对白骨堆合十:“尘归尘,土归土,寿数归原主——”念动往生咒,白骨渐化金光,飞向四面八方。城中突然多处传来惊呼:“爹的眼疾好了!”“娘子能下床了!”
钱老爷身上锁链越收越紧,哀嚎求饶。济公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些钱财,”指向空荡荡的银库,“须你亲手织成草鞋,踏遍九州偿还!”
说着吹口气,库中残银尽变稻草。钱老爷双手不由自主编起草鞋,额间沁出冷汗——每编一双,便折损一月寿命。
三日后,钱老爷已编就三百双草鞋,须发尽白。济公将草鞋分给贫苦人:“穿上踏灾去厄!”又对钱老爷道,“待编满三万六千双,自有人替你收尸。”
夕阳西下,昔日的钱老爷佝偻背脊,拖着草鞋堆渐行渐远。有人见他夜宿坟地,对着白骨编鞋忏悔。
济公踏歌而行:
“孽钱铸锁锁魂灵
福田种德德通天
莫道金银能买命
草鞋踏破是偿还!”
后来金华府传出奇闻:有穿草鞋进山者遇虎,虎竟避让;有穿草鞋渡河者落水,自行漂岸。众人方知,原是被窃的阳寿化作福报,护佑穿着之人。
而那钱老爷的草鞋,至今仍在人间流转——只是无人知晓,每双鞋底都隐着道血符,写着:“偷寿一日,还福一程”。
(第九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