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米瓮常满因果律 屠刀放下即菩提
富春县往南八十里,山道愈发崎岖。济公踩着露水行路,破僧袍被荆棘勾出好几道新口子,他却浑不在意,反哼着歪调:
“金珠米,银珠米,不如贫僧钵中米—— 一粒米藏三千界,半碗饭里有菩提!”
日头爬上山尖时,望见山坳里升起炊烟。近前才知是个小村落,十来户人家依着溪流而居。奇怪的是已近午饭时分,村中竟不闻鸡犬之声,唯见个老妪坐在枯树下抹泪。
济公晃过去作揖:“老菩萨,讨碗斋饭否?”
老妪抬头见是个游方僧,叹道:“师傅往别处去吧。我们清水溪...自己都快断炊了。”说着又垂泪,“都怪那杀千刀的黑风寨...”
原来此地三面环山,本是个世外桃源。月前来了伙山贼占寨为王,不仅抢粮夺畜,更逼村民每月上交“平安粮”。明日又是交粮之日,可村中米瓮早已见底。
“里正去求情,被打折了腿回来。”老妪指着溪边瓦房,“如今全村凑不出三斗米,那起天杀的说了,交不出粮就要...就要抓娃娃抵债!”
济公眯眼望向后山黑风寨方向,但见怨气凝结如墨。忽笑道:“老菩萨莫愁,和尚我有法儿。”
当下走进村里,敲着破钵沿路喊:“施米咯!施米咯!一粒米换一句佛号!”
村民探头出来,见是个疯和尚,都摇头叹息。唯有个叫阿青的孤女,怯生生捧出小半碗糙米:“大师...我只有这些...”
济公郑重其事地倒出一粒米,合十念道:“南无阿弥陀佛!”将剩余米还给她,“女施主功德圆满!”
众人暗笑这和尚果然疯了。济公却自顾自走到村中古井边,将那一粒米抛入井中,朗声道:“一粟落井,万斛归仓——井龙王听令,速速显灵!”
百姓正摇头欲散,忽听井中哗啦作响。几个孩童尖叫:“出水了!出水了!”只见清冽井水汹涌而出,水中竟混着白花花的大米!转眼间井口堆起米山,粒粒饱满如珠。
“神僧啊!”全村哗啦啦跪倒一片。
济公却用破扇止住众人:“慢来慢来!这米是井龙王借的,须念千声佛号偿还。”说着先盛出三大碗给阿青,“好孩子,给你爷娘上坟供一碗,自己留两碗。”
又吩咐村民:“每户取一斗,剩余堆在谷场。明日山贼来时,就说这是全村最后的口粮,求他们发发慈悲。”
村民面面相觑,里正拄着拐杖赶来:“这...这不是羊入虎口么?”
济公大笑:“是羊是虎,明日便知!”
次日晌午,黑风寨二当家带着喽啰下山。见谷场上堆着米山,顿时眼放绿光。听说这是百姓口粮,那匪首冷笑:“慈悲?老子刀就是慈悲!”举刀便要砍人。
突然济公从米堆后钻出,破扇架住钢刀:“施主且慢!你抢米不过果腹,何不抢个千秋万代?”
匪首愣住:“疯和尚胡说什么!”
济公从米堆里抓了一把:“此乃因果米。食一粒,种一因;食一斗,结百果。诸位居士——”他突然转向众匪,“可还记得自己娘亲煮的第一碗饭?”
匪群一阵骚动。有个年轻山贼突然扔了刀,喃喃道:“俺娘...俺娘用最后半碗米熬了粥喂俺,她自己饿死了...”说着竟嚎啕起来。
济公叹道:“夺人米粮,如夺人命。今日你们抢了这米,他日必有饿死鬼缠身...”说着用破扇对着米堆一扇。
怪事发生了!那白米在阳光下突然变得血红,竟渗出鲜血般的汁液!匪徒们惊叫后退,仿佛听见米堆里传出无数哀哭。
济公厉声道:“听见否?这都是饿死冤魂的哭声!”
匪首脸色惨白,手中钢刀当啷落地。济公拾起刀,轻轻一折竟断成两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黑风寨后山有片荒地,能开梯田百亩。尔等若愿垦荒自食其力,和尚我便教你们种‘功德稻’——”
说着从怀里摸出把金灿灿的稻种:“此稻一月一熟,唯心怀善念者能种活。”
众匪面面相觑。忽然阿青捧着碗米粥走来,递给那个想娘的山贼:“大哥...吃吧...”
那山贼颤抖着手接过,粥碗里忽然映出他幼时模样——母亲正笑着喂他吃粥。他扑通跪地:“俺不干了!俺要种田!”
有人带头,众匪纷纷弃械。唯那二当家还要逞凶,济公将断刀掷向他——那刀半空化作金色稻穗,正插在他衣领上:“施主与佛有缘哩!”
二当家吓得屁滚尿流,带头往荒地跑去。
后来黑风寨匪徒果真垦荒种田,那“功德稻”长势惊人,不仅自给自足,还能周济周边贫民。清水溪村从此太平,村民在古井边立了“济公井”碑。
而济公早趁乱走了。有樵夫看见他在山巅喝酒,醉醺醺对着云海唱:
“抢米不如种米香,杀人哪有活人强—— 若问菩提何处觅,弯腰插秧是道场!”
歌声荡开云雾,照见山下稻田千顷,新绿如碧。
(第三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