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钵承露醒痴梦 荒山啼血见禅心
暮色压得西山坳喘不过气来。乱葬岗的野狗嗅着新土气息,绿眼在蒿草间浮动。忽然,一阵破锣似的歌声撞破死寂:
“世人笑我垢满襟,我笑世人看不穿—— 金珠绫罗裹朽骨,不及贫僧一身闲!”
但见个秃头和尚踢踏着露出脚趾的僧鞋,一摇三晃走来。破僧袍油光锃亮,右手摇着把崩了线的蒲扇,左手提着个朱红葫芦。正是济颠和尚。
野狗龇牙低吼。济公把眼一瞪:“咄!佛爷在此,尔等畜生也敢造次?”说也奇怪,那几条恶犬竟呜咽着缩进草窠。济公哈哈一笑,径自走到一座新坟前。坟土犹湿,碑文尚未刻全,只潦草写着“梅氏女兰娘之墓”。
“可惜了,可惜了。”济公绕着坟头转了三圈,忽用破扇指点东南方,“那起子蠢货,明珠暗投不说,还要逼死怀珠之人!”
话音未落,远处火把如龙,十几个壮汉拥着个锦衣老者奔来。为首的家丁大喝:“疯和尚!滚远些!这贱妇坟茔晦气,休得沾染我家地界!”
老者姓胡,乃本地乡绅。此刻他满面油汗,指着坟头骂:“这孽障!我儿待她不满,竟敢悬梁自尽,坏我胡家风水!大师傅,”他转向济公,摸出块碎银,“劳你念经镇压,教她永世不得作祟!”
济公接过银子,放在鼻尖一嗅,忽然掷于地,踏上一脚:“好臭的银子!沾着人命味哩!”
胡乡绅变色道:“疯僧休要胡言!”
济公也不理他,径自用破扇向新坟一扇。怪风骤起,卷着纸钱灰旋上半空。众人俱各胆寒。济公忽问:“老施主,你可知‘般若’二字何解?”
胡乡绅愕然。济公自答:“般若者,大智慧也。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他用扇柄点着胡乡绅心口,“你却把聪明用错了地方!”
原来胡家公子垂涎梅兰娘美色,强纳为妾。不过三月,又厌弃她出身寒微,终日打骂。胡乡绅更嫌兰娘父母时常上门探视,昨日竟指使家丁将其父打伤。兰娘求告无门,昨夜一根麻绳了却残生。
济公叹道:“你嫌贫爱富,逼死人命,不怕冤魂索命么?”
胡乡强笑:“我请了龙虎山张天师符咒...”
话音未落,济公突然用破扇向东南角连扇三下。但闻轰隆一声,胡家祠堂方向竟冒起黑烟!家丁飞奔来报:“老爷!祠堂...祠堂无端起火!”
此时新月破云,照得坟地一片惨白。胡乡绅忽见新坟后转出个白衣身影,不是兰娘是谁?她颈间一道深紫勒痕,双眼泣血:“还我爹娘命来——”
胡乡绅怪叫一声,瘫软在地。众家丁魂飞魄散,抱头鼠窜。
济公摇扇道:“佛说众生平等,你偏要分个贵贱。如今可知报应不爽?”
胡乡绅磕头如捣蒜:“圣僧救命!我愿捐产赎罪!”
济公从破钵中掬出半盏无根水,泼在胡乡绅面上:“痴儿!还不醒来!金银买得命否?”又向那白衣身影合十道,“女施主,且安心去罢。尔父母自有善报。”
白衣身影拜了三拜,渐淡去。
次日,胡乡绅散尽家财,一半赔偿梅家,一半修缮义学。自己则披发入山,不知所终。乡人争传济公活佛显圣。却不知那晚“鬼影”,实是济公以障眼法点化愚顽。
济公早已踏露而去,歌声飘在云水之间:
“莫道贫僧手段强,慈悲原是真金刚—— 痴愚若晓回头早,何须地狱论短长?”
(第一章 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