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乌斯浑河
河南灵宝 黄赞高
在那遥远的北方,
白山黑水的富饶辽阔土地上,
横贯着一条古老悠久文明的河流。
日夜流淌,奔腾不息,
滋养生灵,哺育生命,
她的名字叫乌斯浑河。
九曲母亲河的惊涛澎湃,
她不能平起平坐。
滚滚长江水的气势磅礴,
她无法平分秋色。
然而,
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英雄壮举,
八朵视死如归的抗联铿锵玫瑰,
谱写了一曲“英雄之河”的悲壮激昂赞歌。
那是1938年10月下旬,
深秋的东北,寒气逼人。
东北抗日联军,挥师战略转移,
不幸被数千名日伪军突然包围。
面对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八名年轻的抗联女战士,
她们完全可以隐蔽不动,
随后就有机会脱离险境。
然而,
她们毅然从背后向敌人发起猛攻,
成功吸引日伪军主力转向自己。
主动出击,树林设伏,
暴露自己,掩护部队。
英勇顽强,打击敌人,
不怕牺牲,视死如归。
把生的希望交给战友,
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把敌人一直吸引到乌斯浑河畔。
枪膛已空了,子弹打光了。
弹药用尽了,枪支损坏了。
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日军,
面前是冰冷刺骨的江河。
她们决然,
手挽着手,肩并着肩,
高唱战歌,走进浑河。
宁死不降,大义凛然,
集体投江,壮烈殉国。
宁可战斗到生命尽头,
绝不选择卑微和苟且。
宁愿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这是她们刻进骨子里的中华民族气节。
“同志们,不要管我们,握紧手中枪,抗战到底!”
这是她们送给战友们最后的呐喊嘱托!
“我们是中国人,死也不当亡国奴!”
这是她们作为华夏儿女最后的生死决绝!
“不怕,我不后悔!”
这是最小的姑娘最后发出的抗战自觉!
顽强战斗、宁死不屈的“八女投江”,
用生命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超越,
那是中华民族同敌寇血战到底的英雄气魄,
她们的壮举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
成为东北抗联精神的民族象征和烽火战歌。
八位英烈,分别是:
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安顺福。
滔滔不绝的乌斯浑河,
从此有了惊天动地的巾帼灵魂和英雄本色。
奔腾不息的乌斯浑河,
倾情注入了伟大抗联精神的红色革命血液。
历史悠久的乌斯浑河,
自此托举“英雄之河”的至高美誉彪炳史册。
充满希望的乌斯浑河,
到处传唱着八名抗联女战士的英雄赞歌。
八女投江纪念碑,
河水萦绕, 背负苍山。
威严屹立在英雄的乌斯浑河岸边,
激励着中华儿女誓死捍卫民族尊严。
八女英魂,光照千秋!
八女英灵,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