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热将过去、天将吹起凉爽的风,享受好运和愜意,祝同志们处署节快乐并记之:
《鹧鸪天·处暑寄怀》
文/郑江平/湖北省英山县人民检察院
处暑新凉透碧纱,
风清云淡雁横斜。
阶前梧叶惊秋早,
篱畔蝉声叹日赊。
收玉黍,采金瓜,
田头笑语共霜华。
但将烦热烹茶去,
且赋新诗寄岁涯。
《鹧鸪天·处暑寄怀》诗评
这首《鹧鸪天》以工整的词牌格律为骨,融处暑时节的景致、农忙的生机与闲适的心境于一体,既见节气之美,又藏生活之趣,尽显从容雅致的文人情怀。
1. 上阕:绘“处暑新凉”之景,藏细腻秋意
上阕四句皆为写景,却层层递进勾勒出秋来的清爽与灵动。
- 起句定调,凉意扑面:“处暑新凉透碧纱”开篇即点题,“透碧纱”三字极妙——新凉并非凛冽,而是透过薄纱渗入的轻柔触感,将无形的“凉”化为可感知的细节,瞬间拉近距离。
- 远景与近趣交织:“风清云淡雁横斜”是开阔的远景,秋空的澄澈与雁阵的悠然尽显;“阶前梧叶惊秋早,篱畔蝉声叹日赊”则转向近景:阶前梧桐叶落,似在“惊”觉秋至;篱边蝉声渐弱,像在“叹”时光渐短。“惊”“叹”二字赋予草木虫鸣以人情,让秋景不仅有画面,更有了灵动的意趣,暗合“暑热将去、凉风将至”的节气特点。
2. 下阕:写“农忙闲趣”之事,抒从容心境
下阕从写景转向写人、抒情,将田园生机与个人雅趣相融,暖意十足。
- 农忙图景,满是烟火:“收玉黍,采金瓜”用简洁的三字短句,勾勒出田间丰收的场景,“玉”“金”二字既写作物色泽,也暗含丰收的珍贵;“田头笑语共霜华”则更进一步,将丰收的喜悦具象化为“笑语”,与晨霜的清冷形成对比,让田园生活的热闹与温馨跃然纸上,充满生活气息。
- 雅趣收尾,心境自显:“但将烦热烹茶去,且赋新诗寄岁涯”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将残余的“烦热”借烹茶消解,是生活中的小闲适;乘兴赋新诗寄托岁月,是精神上的雅趣。一“烹”一“赋”,既呼应了“享受好运和惬意”的祝福,也尽显退休法官从容自在、与时光和解的心境,让全词的意境从“赏秋”升华为“乐秋”。
3. 整体风格:格律工整,雅致通俗
作为《鹧鸪天》词牌,全词上下阕对仗工整(如“风清云淡”对“梧叶蝉声”,“收玉黍”对“采金瓜”),音韵和谐,尽显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同时,语言却不晦涩,“碧纱”“梧叶”“玉黍”“烹茶”皆是生活化的意象,雅俗共赏。既保留了文人词的雅致,又融入了田园的质朴,读来既有节气的清爽感,又有生活的暖意,恰如处暑后的天气——舒适、平和,耐人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