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德:架起中西方古典爱情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西厢记》文化学者雷建德向意大利维罗纳“朱丽叶故居”赠送其与音乐家合作的《民族交响叙事曲西厢记》)
今年初秋,在意大利维罗纳那座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朱丽叶故居”院内,一场跨越国界与文化的交流活动悄然展开,主角是倾情深耕《西厢记》研究多年的雷建德。他带着对中西方古典爱情文学的深刻理解,与当地文化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异国文化沟通。
在交流中,雷建德分享了他新近发表的研究成果《悲喜交织的爱情镜像 :<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美学比较》和《再论<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纵横向比较》。他从爱情表达、人物塑造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中西方两部古典爱情作品的异同。他的讲解生动而深刻,让当地的文化研究者对中国古典爱情文学《西厢记》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带来了新的火花。
雷建德深知,要让中国古典爱情文学的魅力在世界范围内绽放,学术研究和传播至关重要。近期,他在国际学术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在《文化艺术创新 · 国际学术论坛》杂志2025年8卷4期,他发表了《试论<西厢记>的国内外传播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了《西厢记》在国际上的传播现状与策略;《教育与传统文化》杂志2025年2卷2期刊登了他的论文《<西厢记>研究、再创作与传播方略探析》,为《西厢记》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化艺术创新》杂志25年4卷7期则发表了他的论文《再论王仲通<普救寺莺莺故居>诗碣的文献价值与文化意义》,挖掘了与《西厢记》相关的历史文献价值。
不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积极发声,雷建德还在国内媒体发表了众多有影响力的论文。《试论国外名家大师心目中的<西厢记>》展现了《西厢记》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从“董西厢”到“王西厢”:<西厢记>创作的嬗变与突破》梳理了《西厢记》创作的演变历程;《从元稹到王实甫:红娘形象的演变与文化意蕴》深入剖析了经典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王实甫<西厢记>手书真迹的多维论证与价值阐释》对珍贵文化遗产进行了价值解读;《关于永济普救寺融入世界爱情圣地的策略探讨——以<西厢记>展览馆建设为核心》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雷建德的研究工作仍在不断推进。他刚刚完成并且通过初审的论文《再论<西厢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纵横向比较》《试论王实甫和董解元<西厢记>编剧不同之处》《浅谈王实甫和董解元<西厢记>编剧中引用历代名家大师的成语故事》,将进一步深化对《西厢记》的研究。
雷建德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同行的关注与认可。评论家晨光在《教育与传统文化》2025年2卷2期杂志评论《从文献典藏到文化传播:雷建德<西厢记轶闻趣事>的多维价值探析》;戏剧研究者张馨文在《文化艺术创新 · 国际学术论坛》杂志2025年4卷6期评论《试论雷建德<西厢记>跨文化传播范式》,从不同角度肯定了他在《西厢记》研究与传播方面的贡献。
雷建德以其不懈的努力和深入的研究,成为了中西方古典爱情文学交流的使者。他用一篇篇论文、一次次交流,让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的魅力跨越国界,被更多世界友好人士所了解和喜爱。相信在他的持续推动下,《西厢记》这颗中国古典爱情文学的璀璨明珠,继续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