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帘烟雨一帘梦(外二篇)
文丨陈晨(陕西)
一帘烟雨,锁愁千古。静夜如诗,丝雨如织,残花枯柳随雨飘,洒落一秋的凄凉,寒意阵阵袭来,静静地聆听这秋夜里如泣的雨声,声声轻扣着心扉,一丝伤感涌上心头,好似千针刺荒凉的心田,疼痛阵阵。屋内,茶香弥漫,袅袅升腾茶烟里,恍若有你的影子飘忽。隔着一层山水,我无法看到对岸的你,正如你无法看到这边的我一样,就这样相对而望,遥不可及。在每一个午夜时分都会想起你,一任思绪漫过群山,飞过沧海,飘到九霄云外。一任长夜里弥漫着思念的音符,跳跃着,或上或下,或高或低……心始终走不出这被山水相隔的迷雾中。
铺宣纸于案几,挥浓墨几笔,书万卷柔情,抖落一纸诗香。为你,为我,在一帘烟雨中,编织幽梦一帘。遥望窗外,苍穹幽暗,雨雾迷蒙,笼罩在这样的烟雨中,心几次被打湿,几次被淋透,犹如被千万层浓雾包围着,恍若进入隔世离空的梦境。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在幽幽的梦里流淌,将寂寞渲染成一种诗意,泼墨于山水画里,而你正从墨色深处走来,指尖相触间,一朵花开,一片雨落,一袭轻梦,一份感动,就在这浓妆淡抺总相宜的水墨画中挑开……
素手轻描,落雨成诗。临摹几份忧伤,续写几伤眷恋。所有的主题,只为你书写,却不再为你停留。相望里圈起的涟漪,让它随风,怦然心动不再去触及,怕一颗凡心,掉进温柔的目光里,迷失在烟雨的濛濛中,伤了那份纯洁,只愿那一份美好,在秋风里深藏。只是,这一夜的雨啊,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淋湿了我的满纸诗文,零落了满怀的思念,触痛了谁的柔心?淡了谁的痴心?谁还会在烟雨红尘中撑起那把油纸伞?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洗。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落花飞絮成一帘幽梦,为谁思念?
隔着一帘烟雨,我看不到你的背影,你也看不到我的哭泣。我知道,你始终是我无法抵达的岸,而我,始终是你无法游过的海,就这样搁浅在天涯两端,长河落日圆,秋水长天,浩浩红尘,烟波千里,与谁共赏?与何人所诉?
这一夜,秋雨缠绵,淋湿了我的心,淋湿了我的诗行。零落了我一季的清愁,一帘烟雨梦,一世红尘歌,梦里几度花飞雨,散了轻梦,淡了尘缘。
一帘烟雨一帘梦,千里清秋千江冷。红尘有泪花成冢,蓦然回首万事空。红尘若梦,轻似浮萍,我若为雨,终将落入红尘……
巍巍嵯峨
从老家安吴往北走三公里,穿过两个村庄曲曲折折的山路,就到了唐王李适的石人石马陵地,陵园近五百米就是嵯峨山。嵯峨的二台上有悟空塔,传说《西游记》的孙悟空的出生地,塔里藏有经卷。
小时候,我问爸爸嵯峨山里面有什么,他说有山崖、沟壑,里面没有野果子,但有中药材、树木和美好的生活。我十岁那年,随老师去过一次,到了学校放暑假时,我便总是渴望能去嵯峨山采野菜、挖药材,山上中药村品种比较多,主要有柴胡、防风、公英、地丁、黄茋等,也梦想着能翻越嵯峨山去看一下悟空塔的巍巍,再凝望淳化县城的风景。期待着走近马栏革命红色的绎站,我的家乡安吴,实际也是红色的革命熔炉,1937年至1941年中国共产党这安吴办过十四期青年训练班。第一期在大书法家于佑任先生的家乡斗口农场,第二期转到了云阳镇,云阳镇是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的地方,第三期又转到了安吴堡,共培养了一万二千多名抗日优秀干部,朱德委员长曾来过安吴讲课,现在安吴还留下朱总的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的字样,安吴青训班二周年时,毛泽东主席为安吴青训班题了词。勉励革命热血青年,带着新鲜的血液加入组织,为抗日救国流血、流汗,如今,安吴已是红色旅游圣地,1993年国家领导人到过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当时,青训班的班主任是冯文斌,副主任是胡乔木,胡乔木到延安时一值是毛泽东主席的秘书。
回想起当时的往事,更让人心潮起伏。实际安吴也是秦商文化的发源地,清未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古建庄园就在这里,清末慈禧老佛爷逃亡于西安时,安吴寡妇周莹给慈禧老佛爷捐了几万两白银,慈禧奉安吴寡妇周莹为义女,安吴寡妇十八岁冲喜到安吴,丈夫一年后逝世,和慈禧有共同的特别的个性,安吴吴氏家族,当时在安吴寡妇周莹的经营下,建立了当时清末商业帝国。写陕西女首富的书有《凤鸣安吴》《安吴商富》《巍巍嵯峨》,去年由孙丽主演的周莹《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连续剧在全国播映,红了全国,也被译成韩文在韩国播放。安吴堡因这部电视剧,一下子火了起来。
我的童年在嵯峨山,在安吴。一天天长大之后,我发现他们说的是那么回事。一场春雨之后,扶老携幼的人们便蜂拥着走进安吴,走进嵯峨山。因为雨水的浸润,干碎的地软膨胀成玉米粒大小,一天下来也能捡到三五斤地软,可以做素馅的包子或晾干换成油盐钱。紧接着,嵯峨山上的松树蠏树槐村榛树和乔木林便在鹧鸪的鸣叫中绽芽开花,伴着各色花儿的清香和阵阵松涛,苍翠欲滴的嵯峨山变成了深绿色的海洋。秋天来临时,学校总要给孩子放两次勤工俭学假,一次要每人上激干公英三公斤,一次要上激指头粗细的山楂树五棵,不缴实物就缴纳四块钱。穷苦农民自然是缴不起钱的,便让孩子们自己钻进嵯峨山去寻宝。拎着小撅头,背着冷馍馍,就着山泉水,汗流浃背的挖中草药。曾记得,老师带我们上嵯峨山时,挖到了几十公斤中药外,还遇见了二台的出家人,他给我们讲故事,讲悟空塔里孙悟空生活的神话,自今还在我的脑子里回荡。
后来,嵯峨山让我们竟成了心中的凝惑。这让我们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嵯峨山的有位词作家迟先生一首歌《嵯峨月》和当地老百姓的民歌《唱得幸福落满坡》"嵯峨山上南岭坡,南岭坡上唱山歌,唱得红花朵朵开,唱得果树长满坡……田坡林坡放声唱,唱的幸福落满坡"。也让我们想起了久远的唐朝,诗人王维描写嵯峨山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表达出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极富禅意的人生哲理。想到了孟郊的"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如今,泾阳县委、县政府关闭了矿山,那里没破石场了,山也绿化了,“不要金山银山,只要绿水绿山",啊!嵯峨美景真如画,那种超然无求的心态和闲散飘逸的生活,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泾阳茯茶赋
巍巍嵯峨,绵绵华夏,道儒同宗于尧舜,人文始祖于三皇。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三秦泾阳,龙脉之地,依嵯峨之皇天后土,偎泾河之福地宽泽,仗秦人文治天下,凭关中天府膏腴,归天下茶茗于秦川。赖以天赐之玄机,执以精绝之技艺,立茯茶之源于中国,启中华商业文明以先河,成秦商大贾伟业于鳌头,以移地筑制皆不可为。纵横西域三万里,铭香各族六百年,长盛不衰。
泾阳茯茶铁面金腹,凝重刚正,大气横秋,胸满金花。如经纶如秦人,敦外厚表,秀内惠中,雄才大略,披肝沥胆,隽酽甘醇,见秦茯韵味于天育,留芳于齿颊,挹爽于胸臆。从唯精一,允执厥中箴言,匡格物致知,博学笃行儒训,于淡定平和之间逸养,以朴实无华之际永年。慢啜以修心性,豪饮以消烦渴,解毒腻,顺腹肠,助诗兴,倍清谈,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饮则难舍须臾。
茯砖古茶,泾阳之祖,泾人创制,金花璀璨,香韵天成。古往今来以结民族情愫。虽壶中之物,藉睦邻不以金樽,控驭不以师旅,以市微物,寄疆场大权,唯其茶乎,而重名官茶。斗转星移,世事沧桑,秦之绝技,戊戌移湘,陕人扼腕长叹,险失薪火相传。逾近甲子,兴运之秋,符彩千里,官贤如姬旦夷吾,众勤当禹帝愚公。今建章之侧,泾阳茯茶复兴于盛世,立于泾河之畔,造茗茯茶镇之福,志光中华茗饮之事,承弘先人伟业于天地。
【作者简介】:
陈晨,实名陈林生,笔名嵯峨狂人、守望麦苗,60后,陕西泾阳人。八十年代开始在《文艺报》《星星》诗刊《绿风》《陕西日报》《咸阳日报》《山东诗歌》《陕西诗词界》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小说、文艺评论等五百余篇(首),多次获省市文学奖,曾获2018年中国诗歌春晚金凤凰奖,在2018年当代原创文学大赛中,荣获优秀奖,诗歌《黄河颂》《祖国颂》《长城颂》被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出版为书,列入中国青少年课外朗诵教材。泾阳《泾源诗社》社长,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