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沃山河
——弥川抗战赋
作者:李荣
【序章:山河铸魂】
夫弥川形胜,南诏遗疆;
毗邻苍洱,襟带澜沧。
茶马古道咽烽火,滇缅通衢锁战场。
时维乙酉(1945),寰宇同庆;
倏忽八秩,青史未凉。
今以骈俪之笔,溯铁血之年光。
【上阕:烽烟弥渡】
若夫倭寇呈凶,神州板荡;
铁蹄西犯,滇云震荡。
弥渡要冲,成盟军辎重之枢;
密祉古道,系远征血脉之网。
壮丁三千赴国难,妇孺百夜织戎装。
驼峰航线掠晴空,铁鸟穿云;
兵站粮秣屯阡陌,车马成龙。
更闻《小河淌水》,化战士思乡之泪;
弥卷花灯,燃军民抗敌之志。
【中阕:血沃和平】
观其松山鏖兵,怒江喋血;
碧骨埋忠,青山化铁。
有弥川子弟,血浸腾冲城墙;
无名义士,骨铸畹町界桩。
文笔塔下,美械师整装待发;
天生桥畔,医疗队救死扶伤。
岂曰无衣?滇缅公路通血脉;
与子同袍,白崖赤子赴国殇。
【下阕:盛世长歌】
而今弥川锦绣,紫气东来;
非遗焕彩,丝路新开。
密祉豆腐宴,犹记盟军共箸;
天生铜矿址,曾熔抗战枪材。
花灯戏唱彻和平曲,文盛街铭刻胜利牌。
更立纪念馆,教后世知兵非好战;
重走远征路,愿环球铸剑为犁来。
【结章:鉴往知今】
嗟乎!八十载光阴过隙,
九万里和平可期。
当以史为鉴:
霸权必败,正义长存;
铭记非为延续仇恨,缅怀乃可珍视当下。
愿弥川之月,永照清平;
期天下之人,共护桑麻!
译文:
【序章:山河铸就民族精神】弥川地势优越,是古代南诏国的故地;毗邻苍山洱海,连接着澜沧江。昔日繁华的茶马古道上,如今烽烟弥漫;重要的滇缅通道,成为锁钥般的战场。时间来到1945年,世界欢庆胜利;转眼八十年过去,历史并未尘封。今天我用骈体文的形式,追溯那充满铁与血的岁月。
【上阕:战火中的弥渡】当日寇逞凶,祖国动荡;敌人的铁蹄向西侵犯,云南大地为之震动。弥渡作为战略要地,成为盟军物资运输的中心枢纽;密祉的古道,维系着远征军补给的生命线。三千名弥川壮丁奔赴国难,妇女儿童彻夜不眠为战士缝制军装。著名的“驼峰航线”飞机划破晴空,穿越云层;兵站里粮草堆积在田野,运送物资的车马排成长龙。还听闻那动人的民歌《小河淌水》,化作战士们思乡的热泪;而热烈的弥渡花灯戏,点燃了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的斗志。
【中阕:鲜血浇灌和平】看那惨烈的松山战役,血染怒江;忠烈的白骨埋入青山,青山也仿佛化作了钢铁。有来自弥川的子弟兵,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腾冲的城墙;有无名的英雄义士,他们的身躯化作了畹町边界的界桩。文笔塔下,装备美式武器的部队整装待发;天生桥畔,医疗队争分夺秒救死扶伤。怎能说没有战袍?(因为)滇缅公路为我们输送着生命的血液;让我们同穿战袍(并肩作战),白崖(弥渡别称)的热血儿女一同为国赴难。
【下阕:盛世长歌】而今天的弥川风光秀丽,充满祥瑞气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光彩,新的丝绸之路正在开拓。品尝密祉的豆腐宴,还能让人想起当年与盟军将士共餐的情景;天生桥的铜矿遗址,曾经熔炼过抗战所需的枪炮材料。花灯戏唱响了和平的旋律,文盛街上铭刻着胜利的丰碑。更建立了抗战纪念馆,让后代明白备战不是为了好战;人们重走远征军之路,是希望全世界都能化剑为犁(放下武器,追求和平)。
【结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啊!八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和平的愿景在万里之外亦可期待。应当以历史为镜子:霸权主义必然失败,正义必将长存;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缅怀先烈才能让我们更加珍视当下的和平生活。愿弥川的明月,永远照耀这清平世界;祈盼天下的人们,共同守护这和平安宁的家园!
(作者系怒江州融媒体中心高级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