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学良
赏析:窦 包
朗诵:清 雅
锅刷吟
短柄蓬头悟所担,
餐厨有备践行难。
虔诚对付碗锅筷,
舒缓眉间了却烦。
赏 析
咏物诗多选择梅兰竹菊等高雅之物,或日月星辰等宏大题材。此诗却聚焦于最平凡、最不起眼的厨房工具——锅刷,视角独特,体现了“生活处处皆可入诗”的理念。
将锅刷拟人化(“悟所担”、“虔诚对付”)并赋予其精神内涵(“了却烦”),是其立意成功的关键。下面,我们先逐句对该诗作一赏析:
首句 “短柄蓬头悟所担”
“短柄蓬头”精准描绘了锅刷的物理形态(短手柄,蓬松的刷毛)。“悟所担”是诗眼之一,将锅刷拟人化,赋予其“觉悟”和“责任感”,点明其核心使命——清洁锅具。一个“悟”字,使冰冷的工具瞬间有了灵性。
次句 “餐厨有备践行难”
表面写锅刷虽常备于厨房(“餐厨有备”),但真正去完成清洗油污的脏活累活(“践行难”)并不容易。这既是对锅刷工作艰辛的写实,也可引发更深层的思考:任何理想或责任(“悟所担”),从“知道”到“做到”(“践行”)都存在着鸿沟。
第三句 “虔诚对付碗锅筷”
“虔诚”一词用得极为精妙。通常用于形容宗教情感或庄重态度,这里用来形容锅刷对待清洗工作的态度,形成强烈反差和幽默感,却又无比贴切。它把锅刷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对付”在此处并非贬义,而是指“处理”、“应对”,体现出任务的日常性和必然性。
尾句 “舒缓眉间了却烦”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和升华。
实写:“舒缓”指舒解和放松,“眉间”从工具转移到人,可以想象——当餐后一桌所剩或置于清洗池或盆中的杂物,而清洁者面对时的眉头传递信息如何。当油污杂剩清除后,锅刷自身清爽了,清洁者也眉开眼笑并释怀了。
虚写/象征: “了却烦”既是完成清洁任务后的轻松感,也暗喻通过劳动(即使是平凡的清洁工作)可以排解内心的烦忧,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宁静。将具体的清洁行为提升到精神净化的高度。
总结
这首《锅刷吟》是一首成功的现代咏物绝句。它成功之处在于:
选材新颖:从厨房最卑微的工具中发掘诗意。
拟人巧妙: 赋予锅刷觉悟、虔诚、释然等人格特质,使其形象生动丰满。
虚实相生:由实(清洗锅具)及虚(涤荡心灵),将日常劳作升华为精神净化的象征。
语言平实而意蕴深: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劳动解烦忧”、“知行合一难”的生活哲理。
以小见大:通过“锅刷”这一微观视角,展现了平凡劳动的价值与精神慰藉,体现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悟和诗意升华。
它赞美了平凡工具的默默奉献,更启示读者:在看似琐碎的劳动中,亦能寻得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蕴含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禅意。
作者简介
常学良:网名秋波梦,当代诗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梦境良缘》诗集一部。
赏析简介
窦包:网评大咖。
主播简介
清雅:原名王亚清,来自稻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性格开朗,为人正直。51ⅴⅴ朗诵达人。
声明:本平台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