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才自析一副对联
秋枫吹荡风姨至;
鲈脍长思张翰归。
这副对联以传说起兴、以典抒情,自我感觉对仗工整且有意蕴,可称情景交融乎?
上联:“风姨”,这一女性形象与“雷公”“电母”等神灵并列,共同掌握自然气象。她的职责是,播风于天地之间,调节四季风力,小联因风姨的加入,为实景注入神话色彩,添了几分浪漫灵动。
下联:西晋张翰在洛阳为官(古时读音“翰”为平声,我为了对仗作仄声用之,不知可否?),他的官级并不大,相当于现代的局级,其见秋风起,思念家乡吴地的鲈鱼脍、莼羹,遂辞官归乡,后人以“莼鲈之思”代指思乡之情或归隐之事;再后来,变成了一条汉语成语。试问,现在外地作官或打工游子,读到本联会有什么感觉?是否产生共鸣予不得而知!
上下联互应,让“思归”的情感有了实景(秋枫与鲈脍)的依托,不直白却更显含蓄道出了乡愁。整体而言,上联绘景、下联抒情,以“秋”为纽带串联景与情,既见文字的工整之美,又含典故的文化厚度,读来有画面、有故事、有心境,符合王国维大师的“三境界”论。余兴未尽,就此赠外地打工游子一首五言律诗:
独是天涯客,
秋声透夜窗。
蜡灯流热泪。
月色带寒霜。
远梦归家去,
归心逐雁行。
进门搀老母,
妻与备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