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意为“出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到来,标志着酷热难熬的天气逐渐进入尾声,暑气渐退,秋意渐起。
暑热之所以在此时开始消退,与天文学和气象学的变化密不可分。处暑之后,太阳直射点持续南移,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弱,日照时间缩短,地表热量收支开始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同时,影响我国夏季气候的副热带高压也随之南退东移,北方冷空气开始逐渐活跃。尽管白天气温仍可能较高,“秋老虎”余威犹存,但早晚温差逐步加大,空气湿度下降,风中已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清爽。
从“处暑”这一天起,自然界的万物也开始悄然转变。树叶渐黄,谷物成熟,天地趋于宁静,人间迎来丰收的季节。人们常说“处暑寒来”,虽还未至寒冷,但身心已能感知那即将到来的、令人期待的清朗与凉爽。
这是一个过渡与等待的时节——暑气虽未全然消散,但我们已可静候天高云淡的金秋。
作者|梁久红(人民头条网.中国 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