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史学军,男,汉族,贵州籍,现年70岁。青年参军到云南。转业地方后在云南昭通市辖的党政机关工作至退休。现居住昆明。任云南省南社研究会党支部书记、智库专家。
女子队夺冠(小小说)
史学军
昆城三月,春光乍泄。大中心广场上人头攒动,上千观众围在临时搭建的比赛场地周围,喧嚣声浪几乎要掀翻初春的天空。这天是三八妇女节,市总工会别出心裁地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力竞技赛——重物搬运接力。对阵双方是机械厂的男子队和女子队,各9人。
男子队的队员们早早到场,他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肌肉贲张的手臂在阳光下泛着油光。队长李大强正被几个年轻队员簇拥着,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他过去在厂里一个人扛起两百斤机器的“传奇”。作为厂里的保安队长,去年刚被评为“铁卫”先进个人的他,天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此刻他双臂环抱,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志在必得。
“姐妹们,检查一下手套。”一个沉稳的女声传来,却几乎被男队的喧哗淹没。
说话的是女子队队长集铁劲。这位机械厂工会副主席、去年的三八红旗手,今年整四十的她站在一群年轻女工中间,斑白的鬓角在阳光下有些发亮。她仔细检查着每副手套的磨损情况,那双长了老茧的手掌摊开来,仿佛能托起千斤重担。作为工会副主席,她比谁都了解厂里每一个女工的特点和优势。
“集姐,男队那边又在吹牛了。”最年轻的女队员小玲嘟着嘴报告,“特别是那个李大队长,说话可神气了。”
集铁劲头也不抬:“让他们说去。咱们按计划来。”作为多年的工会工作者,她深知沉着冷静比什么都重要。
裁判吹响了集合哨。比赛规则很简单:将二十个一百公斤的铁箱从广场东侧搬运至西侧,用时短的队伍获胜。铁箱方方正正,表面光滑无处着手,需要团队协作才能移动。
“兄弟们,让她们看看什么叫真汉子!”李大强吼了一嗓子,男队员们轰然应和,像群即将出征的雄狮。他特意挺直了腰板,保安制服的肩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哨声响起。
男队率先冲出,六个人围住第一个铁箱,吼着号子生生抬离了地面。他们步伐混乱,有人往前有人往后,铁箱在空中摇晃不定。走到三分之一,最前面的小伙子一个趔趄,箱子重重砸在地上,震起一片尘土。
“怎么搞的!”李大强额头青筋暴起,“一起用力不懂吗?”他那保安队长特有的洪亮嗓音在广场上回荡,却让队员们更加手忙脚乱。
女队这边却是不慌不忙。集铁劲没有让人直接抬箱,而是指挥两人滚来一根粗木杠,四人拿出准备好的绳索,迅速在铁箱上打了个结实的套结。这些方法都是她多年在车间积累的经验,如今派上了用场。
“一、二、三——”集铁劲口令刚落,八个人同时抬起木杠,铁箱稳稳离地。剩下的一人小跑在前,清开路上的小石子。
观众席响起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男队好不容易把第一个箱子运到终点,回头一看,女队已经起运第二个箱子了。李大强啐了一口:“耍小聪明!有力气才是真本事!”他扯了扯保安制服的领口,脸上有些挂不住。
然而接下来的情形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男队仗着力气大,每次都是五六个人围着一个箱子硬抬,走到半路总要休息两三次,队员之间开始互相埋怨。
“你刚才没用力!” “明明是你走太快了!” “能不能听我口令?”
李大强的指挥渐渐失灵,几个年轻队员自作主张地改变抬箱方式,结果配合失误,箱子又一次砸在地上。这次还砸到了一个小伙子的脚趾,他抱着脚跳起来,痛骂身边的队友。李大强这个“铁卫”先进个人,此刻却无法让队伍铁板一块。
而女队这边,九个身影如精密仪器般运转。集铁劲站在中央观察全局,不时发出简洁的指令。她们不是一股脑儿蛮干,而是分成了三个小组,每组负责一段路程的接力。更妙的是,她们在途中设置了几个支点,用滑轮和绳索省力地移动箱子。这些方法凝聚了集铁劲作为工会副主席组织活动的智慧——她总是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这不符合规则!”男队有人抗议。
裁判摇头:“规则只说不准用车轮,没说不准用智慧。”
当女队运到第十个箱子时,男队才运到第八个。李大强满脸是汗,工装后背深了一片。他看着对面那个女人——集铁劲,她甚至没有喘粗气,只是从容地指挥着,仿佛这不是一场体力竞赛,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这位三八红旗手的表现,让他这个“铁卫”开始反思。
突然,集铁劲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她让队伍停下来,召集大家围成一圈。
观众们不解地交头接耳,连裁判都疑惑地看着手表。男队趁机又多运了一个箱子。
“姐妹们,”集铁劲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接下来我们调整一下分组。小玲你们组负责最后一段,小红组跟我来中间段...”
重新分配后,女队的速度居然又快了几分。原来她根据每个人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了分工,让已经有些疲态的队员做稍微轻松的工作。这种细致入微的关照,正是她作为工会副主席日常工作的延伸。
“还记得蜂群的故事吗?”集铁劲在抬起下一个箱子前突然问道。
女工们纷纷点头。那是上周工会活动时集姐讲的故事——蜜蜂如何通过合作,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我们就是蜂群,”集铁劲说,“单只蜜蜂弱小,但一群蜜蜂能创造奇迹。”
这句话仿佛注入了新的能量,女队的配合越发默契,几乎达到了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不需要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大家就知道该往哪用力,该何时换手。
而男队已经乱成一团。力气最大的两个队员因为推撞方向相反,差点打起来。李大强嘶哑地吼叫着,但无人听从。他们搬运的节奏完全乱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蛮干,结果事倍功半。保安队长的威严在此时毫无用处。
当日头升到头顶,裁判终于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
女队完成了所有二十个箱子的搬运,而男队,停在第十七个。
广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站起来向女队致敬。小玲和其他年轻女工又跳又笑,互相拥抱,眼泪和汗水混在一起。
集铁劲却没有立即庆祝,她走向呆立原地的男队。
李大强抬头看她,眼神复杂:“你们...怎么做到的?”这位一向自信的保安队长,此刻语气中带着难得的谦逊。
集铁劲微微一笑,讲述了一个月前她在厂图书馆偶然读到的一个故事:关于蜜蜂采蜜的旅程,关于弱小个体通过合作产生的巨大力量。她如何被这个故事启发,开始研究搬运的力学原理,如何观察每个队员的特点并分配任务,如何设计那套省力的绳索系统...
“这不是一场力气的比赛,”她说,“而是一场关于合作的考试。”
李大强沉默了。他回头看看自己队伍里那些仍然在互相指责的队员,忽然明白了什么。作为“铁卫”先进个人,他一直在强调个人能力和纪律,却忽视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这时,集铁劲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举动。她向男队伸出手:“一起来拍个合影吧。没有你们的对比,也不会凸显合作的价值。”
那一刻,广场上的掌声再次响起,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这个提议如此得体,彰显出她作为工会副主席的胸怀与智慧。
颁奖仪式上,当集铁劲接过冠军锦旗时,她没有把它高高举起炫耀,而是转身面向所有观众,缓缓说道:
“有人说女性体力弱,不适合重活。今天我们用事实证明了,不是力气大小决定成败,而是这里——”她指指自己的头,“和这里。”又将手按在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