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石子:权德舆的诗 ——《玉台体》赏析
石子(甘肃天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出生于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后迁徙至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 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宰相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权德舆的一首言情诗——《玉台体》: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权德舆的《玉台体》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细腻情思的言情小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女子盼夫归来的微妙心境,堪称唐代闺怨诗中以小见大的佳作。
以细节暗藏期盼
诗的前两句“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选取了两个日常细节作为引子。“裙带解”是衣物的自然松动,“蟢子飞”即蜘蛛飞落,在古代民间观念中,这都是亲人归来的吉祥预兆。诗人没有直接写女子的思念,而是通过她对这些细微现象的关注,暗示出她心中早已盛满对归人的期盼。正是因为日日牵挂,才会对生活中偶然的小事赋予特殊意义,将寻常景象解读为重逢的信号。
以行动流露羞怯
后两句“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则进一步刻画女子的心理变化。“铅华”指女子的妆容,当她由预兆联想到丈夫可能归来时,第一反应是不愿卸下妆容,暗含着希望以美好姿态迎接归人的羞怯与郑重。“藁砧”是古代对丈夫的隐语,这句自问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欣喜,既有“或许他真的要回来了”的雀跃,又有怕空欢喜一场的忐忑,将女子既期待又不安的复杂心绪写得活灵活现。
整首诗没有浓墨重彩的抒情,却以生活化的场景、含蓄的暗示,将闺中女子的思念与期盼融入日常细节,语浅情深,余味悠长,恰如其分地展现了“玉台体”清丽婉约的风格特质。
【作者简介】石建云,笔名石子,男,汉族,1964年11月生,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1981年11月参加工作,东风航天城退役老兵,新闻媒体通讯员,交通运输史志学者,系秦安县作家协会会员、鲁南作家编辑部特约作家。现供职于甘肃天嘉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发稿日期:2025.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