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德州齐河县最近上演了一出荒诞又解气的戏码——县委书记孙修炜被纪委监委“请去喝茶”的消息刚落地,全县的鞭炮就跟按了集体启动键似的,噼里啪啦响到半夜,朋友圈里的欢呼比过年抢着晒年夜饭还热闹。这阵仗哪是送官员落马,分明是老百姓在办“送瘟神”的庆典,活脱脱把“喜大普奔”四个字从网络热词,炸成了看得见、听得到的现实。
要知道,中国人放鞭炮向来挑日子:娶媳妇放,图个喜气;过年放,图个团圆。可这回对着落马官员放,放的哪是炮仗?是积压了不知多久的“窝囊气”,是被无视的诉求终于有了回响的“痛快气”。老百姓心里的秤比电子秤还准,你要是真心实意为他们修条路、建所学校,他们能记你十年;可你要是把权力当自家摇钱树,搞项目只看自己腰包鼓不鼓,把民生当“背景板”,那他们也不跟你虚头巴脑——等你落马那天,鞭炮声就是最直白的“评语”,比任何通报都来得响亮。
有人扒出孙修炜在齐河搞过不少“重点项目”,可这些项目到底是“惠民工程”还是“捞钱工具”,看看民众的反应就一目了然。要是真干了实事,老百姓顶多叹句“可惜”;如今却欢天喜地放鞭炮,这背后的潜台词再明显不过:怕是这些项目里,藏着不少见不得光的“猫腻”,说不定是拆了百姓的“安居房”,填了自己的“小金库”,不然哪能惹得众怒这么大?
这事儿也给其他官员提了个醒:别以为坐在办公室里听几句汇报,签几个文件,就能把百姓蒙在鼓里。你在台上讲“廉洁奉公”时,老百姓可能在台下数你换了几辆车;你说“心系民生”时,他们说不定正为被拖欠的工资发愁。如今反腐的“探照灯”越来越亮,监督的“摄像头”到处都是,想靠权力耍小聪明、搞小动作?小心哪天自己的落马消息,也成了百姓放鞭炮的“由头”。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放鞭炮庆祝官员落马,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咱们更该盼着的是:有一天,再也不用靠鞭炮声来表达对腐败的不满;盼着官员们从一开始就把“为民办事”刻在心里,而不是等落马了才想起“对不起人民”。到那时,老百姓的掌声和笑脸,可比鞭炮声动听多了——毕竟,谁愿意大半夜听炮仗响啊,还不是因为“恶官落马”这事儿,实在太解气了嘛!
来源Ⅰ东昌一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