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生小记
作者:孙培棠
人生如寄,不过是一场单程的旅行。票根上印着"不可重来"四个小字,检票员是个铁面无私的,任你如何恳求,也不肯放你回头再走一遭。
我见过太多人,背着沉重的行囊赶路。那行囊里装着功名、利禄、情爱,还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欲望。他们弓着背,喘着气,眼睛却还四下张望,总怕漏捡了什么宝贝。这般赶路法,莫说欣赏沿途风景,便是歇脚时喝口茶,也显得心不在焉,仿佛那茶水会耽误他们什么大事似的。
老张便是这般人物。他在巷口开了间杂货铺,货架上堆得满满当当,连转身都困难。偏他还要每日早起,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到十里外的批发市场去"淘金"。我常见他满头大汗地驮着新进的货物回来,那辆旧三轮车轱辘都被压得吱呀作响。"老张啊,"我劝他,"铺子里东西够多了,何必再添?"他抹一把汗,眼睛却亮得很:"你不懂,现在的人挑得很,货不全不进门哩!"后来听说他累出了病,铺子也盘给了别人。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医院的花园里,他倒清减了不少,望着花坛里的月季出神。"早知道,"他说,"少进些货,多看看花。"
人生下半场,原该是卸下重担的时候。像我家隔壁的李奶奶,八十多岁了,每日里就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前,看云卷云舒。她笑得极浅,却极真,眼角的皱纹里都蓄着阳光。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只说:"少管闲事,多晒太阳。"这话粗听平常,细想却有大智慧。她年轻时守寡,独自拉扯大三个孩子,什么苦没吃过?如今倒把日子过得这般云淡风轻。
生活藏着的温柔,须得静下心来才能搜刮到。像清晨菜市场里,那卖豆腐的老王总会给常客多切一小块;巷子口卖冰糕的老刘,见孩子来买冰糕总少收两毛钱;就连我家楼下那棵歪脖子树,春天开花时,也会特意往我家窗口探几枝过来。这些温柔,不大不小,刚刚好暖一颗心。
世人常道"水到渠成",却少有人真懂得等待的妙处。我认识一位写小说的朋友,日日伏案,写出来的稿子却总被退回。他不急不躁,照旧读书、写作、喝茶,偶尔还去河边钓鱼。问他为何这般淡定,他笑道:"急什么?该熟的时候自然就熟了。"果然,三年后他的小说出版了,颇受好评。这世上许多事,原就像炖一锅老汤,火候不到,再急也出不来那个味儿。
苦与福,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街尾住着个卖糖人的老赵,年轻时因事故失了右臂。人都道他这辈子完了,他却用左手练出了一手绝活,捏的糖人能卖双倍的价钱。如今他的小摊前总围满了孩子,他也乐呵呵的,缺了的袖管随风飘荡,倒像面胜利的旗帜。"要不是当年那场事故,"他说,"我到现在可能还是个普通工人哩。"
人生在世,能带走的实在有限。倒不如学着给行囊减减重,空出地方来装些快乐。这快乐不必多大,一抹夕阳、一杯淡茶、一句问候,都很好。走路时不必太急,说话时不必太响,爱人也无须太沉。浅浅的,轻轻的,稳稳的,便好。
毕竟这趟旅行,没有返程票可买。
作者 简介
孙培棠(曾用名:大海滩、许旭),徐州市国土资源局退休干部。
《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文学爱好者。在乡镇担任通讯员时期,先后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铜山报》及省、市、县电台发表稿件500余篇。退休后重拾文学创作,已出版:
文集《人生交响曲》(30万字)
散文集《百花飘香》(25万字)
长篇小说《乡村风情》(27万字)
主要获奖作品:
报告文学《大美徐州》(一部家乡文化的壮丽史诗)荣获2024当代作家年度文学奖一等奖。
散文《放歌磨盘山》获“翰墨流芳杯”全国文学原创大赛三等奖。
《愿做党需要的那颗螺丝钉》在“喜迎二十大,初心不改”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文学作品在中共徐州市机关工委“见证精彩、时代印记——喜迎二十大”文学、摄影征文中荣获优秀奖。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