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一场秋雨一场寒
固原这地方四季就这么灵透,立秋的日历还没翻过几页,早晚的衣着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一夜清风送晓霜",当晨露在草叶上凝成细碎的水晶时,秋凉便踩着薄霜的脚印来了。它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访客,更像时光遣来的信使,带着清润的嗓音,在黎明与暮色的褶皱里轻轻絮语。你听,那檐角滴落的水珠不再急躁,每一声都敲得格外分明,像是在叩问岁月的门扉——那些盛夏里奔涌的热浪,终究要在此处歇脚了,正如"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蝉鸣渐歇时,雁阵已驮着清寒掠过天际。
秋凉是最懂留白的画师。"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它不似春潮总爱把姹紫嫣红堆得满溢,也不像夏焰非要将热烈燃成灼灼锋芒,更不会学冬日用凛冽割裂天地。它只是提着半盏月光,往喧嚣处轻轻一洒:阶前的青苔褪了些浓绿,显露出石缝里藏着的青灰;院中的紫藤卸下了繁叶,让虬曲的枝干在晴空里勾勒出疏朗的线条;就连窗台上那盆茉莉,也敛了夏日的馥郁,只把香气酿成一缕若有若无的清浅。
人在这样的凉意里,心也跟着澄明起来。案头的茶烟不再被暑气搅得浮躁,袅袅娜娜地升成一道笔直的线;檐下的风铃换了调子,叮当声里少了几分急切,多了些许从容。忽然就懂了古人为何爱在秋日读书——"书窗应自爽,灯火夜偏长",不是为了追赶什么,而是终于能静下心来,看墨字在纸上慢慢洇开,像看一场不必慌张的日落。
秋凉滤去的何止是暑气,更是心头的芜杂。那些夏日里攒下的焦虑、躁进,都在晨露与夜霜的交替里渐渐沉淀。就像檐角的蛛网,被清露洗去了尘埃,反而显露出经纬分明的精巧。这时才明白,所谓清简,从不是刻意删减,而是学会在纷扰中辨认出真正重要的脉络——就像田埂上的谷穗,懂得弯腰才能护住饱满的果实;就像篱边的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知晓敛藏方能在冷霜里绽放。
暮色漫上来时,捡一片被秋凉染透的杏叶夹进书里。叶脉在灯光下清晰如诗,忽然懂得,这秋凉原是时光的馈赠——它让我们在清简里看见丰盈,在淡泊中守住热忱。就像此刻窗棂上的月光,“清辉澹水木”,不炽烈,不张扬,却恰好照亮了案头那页未完的诗行。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