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义市杜甫路街道宋园社区网格化基层治理中,“网格”是最鲜活的细胞。这张覆盖街头巷尾的细密网络里,藏着民生冷暖的回应、邻里矛盾的化解,更凝聚着多元共治的力量——网格长的脚步踏遍角落,议事厅的板凳围起民心,大小事务在“格”中流转、落地,让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成了服务群众的“最暖一米”。

人在“格”中走:网格长每日穿梭在网格的街头巷尾,用脚步丈量责任的半径。他们带着民情日志本,敲开每一户居民的家门,记录下老人的用药需求、商户的经营难题、邻里的矛盾纠纷。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网格内的每一条巷道、每一处角落都留下他们的身影,将“上面千条线”的政策要求,转化为“下面一张网”的贴心服务,让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最末梢。

事在“格”中议:网格议事厅里,板凳围坐成圈,居民、物业、社区干部围在一起 “拉家常、商家事”。小区充电桩安装、垃圾分类点设置、广场舞噪音管控…… 这些关乎民生的“关键小事”,都能在这里摆上台面充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观点碰撞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治理的“主人翁”,让决策更接地气、更合民心。

结在“格”中解:邻里因漏水起争执、商户与居民为油烟闹矛盾,这些看似棘手的“疙瘩事”,在网格里有了化解的“金钥匙”。网格长化身“调解员”,联合社区律师、老党员、微网格长等力量,在熟悉的网格环境中摆事实、讲道理,用“情、理、法”三把钥匙打开心结。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网格成为矛盾纠纷的 “减压阀”,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力在“格”中聚:网格像一块强大的“吸铁石”,凝聚起多元共治的合力。党员亮明身份参与网格服务,志愿者认领微心愿,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居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原本分散的力量在网格中拧成“一股绳”,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的治理共同体。

从脚步丈量的责任到众人围坐的议事,从矛盾化解的温情到多方汇聚的合力,宋园社区的每一个网格都在书写着治理的生动注脚。这张“网”装着民生琐事,也连着民心向背,当“格”中的每一份努力都化为群众的获得感,社区治理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而这细密如织的“网格”,也正成为基层治理焕发生机的“密码”。
作者:付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