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纵横》说 陈本豪 詹健吾先生让我看一厚册画卷,其实,作画卷来说,定义似乎不太准确,虽然全卷多为图片,毕竟还有很大篇幅的文稿,为了书写方便,就暂作画卷说吧。画卷题为《江夏纵横》,一听就大气,卷中入编的史料翔实,采集广博,观后让人惊动。据我所知,江夏还没有类似的画卷问世,所以,她不仅大气还新贵。《江夏纵横》纵横江夏,其纵在历史长河的一脉相承,其横在人文轶韵的拓展,一页一页的景物飞动,收不住心思的双翼,只好任其在纵横中纵横了。
江夏,楚文化的中心,久享“楚天首县”的美誉,“惟楚有才”早得天下人共鸣。在江夏酷爱书画与摄影艺术的人很多,常常会见到一些人的名片上,是国家级的理事、社长、教授一类的头衔,虽说再不像初见时那般被吓一跳,但每一次新的发现,依然为楚天的人杰地灵而我心狂舞。发现艺术等于发现了宝藏,发现一个人才与发现一座油田一样,总令人意外愉悦。与詹健吾先生相识恨晚却也庆幸,他搬出一大堆书画和摄影作品,使我洗目而熏染。
詹健吾先生是一位退休干部,在江夏为官仅几人之下,已算得很高的级别,年过古稀固然不恋仕途往事,却怀天地人虚襟。他扛起摄影机走向山水的深处,向人文的光辉里走,他把山的风骨、水的灵气,诸多闪光的物事人事都摄入画中,为构筑艺术的大厦增砖添瓦。他沉溺摄影与书画不问寒暑,这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消受,他快乐潇洒“我心素以闲,清川淡如此”,这是一种渐而忘我的境界。第一次站在詹先生的庭院里,我俩借着冬天的阳光合影,几次闪光他居然不减热情,又为我拍了一照全身才罢休。那天电话应约,一进门詹先生递我一纸袋相片,一张张地抽出来看,比照像馆里照得更加艺术,尤其那张全身照,不知何时已身处海湾。一湾淡蓝色的海风,轻轻地吹动,浪花花舔脚,如絮的白云朵朵飘浮,居然让我与美同在。一贯自惭形秽的我,短小的身材和不起眼的容貌,刹时被蓝色的海风和白云争相美起来。面对如此匠心,面对如此艺术,我想雀跃,真想有所感激。詹先生一笑,把《江夏纵横》的初稿拿给我,美丽的时刻美丽的心,溶于这一册美丽的艺术,我能不有话说吗? 打开《江夏纵横》,第一次看出,江夏的行政区划图像一只紧握的拳头,她握着千年的秘密,让人禁不住探究;她握着地心的岩浆,让万代灯火不灭;她握着无穷的智慧,让大地春去春回;她握着坚刚的力量在感召、激励楚人无可抗拒地前冲。一拳冲天,愿苍天护佑,魅力江夏,人文江夏,美丽江夏,永远的江夏!远古时期的江夏就有了原始部落,公元前207年首置“江夏郡”,公元378年为江夏县,后来又为鄂州郡、武昌县、江夏区,如此一条漫长的时空,走过四纪冰川,历经万轮变迁,终究是古时江夏今又江夏。一群部落一个民族亘古至今,步步是血与泪在印证,要回顾要感念,要传承要开发,这是意义所在。于此,感谢詹健吾先生编撰了《江夏纵横》。
一把把于楚地出土的石刀、石斧,她静卧无声,那远去的旷野炊烟,拂开了新石器时期的洞穴之门;一件件铜鼎和甬钟,默默地讲述商周时期的发展与鼎盛;还有秦汉的墓葬、六朝的青瓷、隋朝的铜器,尔后便是唐朝兴盛的纸业、宋朝的瓷壶、元朝的龙形青花碗和银器,数不胜数;一艘沉没了几十年被打捞出水的中山舰,一舰的风云,一舰的雷雨,让和平永远不忘战争。这是一部劳动创造史,也是一部优化的演进史。人类逃不过物竞天择的厄运,不断地在破中去寻求立的新生,用科学革命在立中去剔除破的腐朽与颓废。历史无论是英雄创造,还是人民创造,但历史需要创造,社会需要进步,人类需要新生。有悠久的历史必有丰富的人文,从古典的文化中吸取精髓,用先人的积累照亮智慧的黑夜,路一定走得平坦些,这是意义所在。于是,感谢詹健吾先生编撰了《江夏纵横》。
屈原行吟泽畔,魏吴火烧赤壁,陶潜奔赴荆州,岳飞屯兵五谷城,熊廷弼留墨白云洞,林则徐两次禁烟于楚地,卷中载不尽的名人轶事,凝铸了江夏遗风;明太祖朱元璋的六子朱桢,长眠于灵泉山下,与樊哙之墓咫尺相守;沈如均曾读书于此(今龙泉),让龙脉风水之地多了一分文气;叶挺将军的贺胜桥大战,郭沫若纸坊火车站的回廊夜宿,项英、李求实等人的光辉事迹,诸多英雄还有伟人们的故事与传奇,在卷中一一得到展示。文以人活,地以人名,茫茫江夏迎来送往一代又一代的精灵。凭吊怀古,承先启后,接过先辈的火种,用历史镀亮今天的文明,这是意义所在。于是,感谢詹健吾先生编撰了《江夏纵横》。
新中国的诞生,旧的官僚机构一夜成了废墟,江夏百废待兴。从1949年的第一任女县委书记苏韦,到今天的区委书记吴一民,更迭了19位县区委书记;从首位县长李仲伯,到今天的区长余本友,更迭了22位县区长。为此,《江夏纵横》垒起了一座宏大的舞台,给曾经在位的主角逐一展示了脸谱的风采。某一个时期的曲折,某一个时期的奋起,凡主流人物无可选择地将卷进江夏长河的激流,他的名字与功过一起,在颂歌中经受良知的拷问,人们不会忘,历史不会忘。江夏的男人熊秉坤,在首义城楼打响进军的第一枪,粉碎了黑暗,也粉碎了列强,那一声枪响惊醒了沉睡的时代,在解放与复苏中去赶超子弹的速度,向着江夏美丽的明天挺进。历史需要反思,未来需要谋划,让流血的伤口愈合,让智慧与力量来主宰命运,这是意义所在。于是,感谢詹健吾先生编撰了《江夏纵横》。
神六载人航天,圆了古老敦煌之梦,驶经楚境的几条高速逼着江夏朝前走。一条阳光大道,使庙山、藏龙岛开发区洒满新城的阳光。交通、邮电、医药、各种工业蓬勃兴起,地方财政空前壮大。华中物流离城5公里,聚中南数省的货物集散,规模覆盖万亩土地,构架源自西欧模式,发展势如潮水。继武大、华科大之后,一所又一所的大学校园落户江夏,文化之城越建越大,有文化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希望。工业大了,经济强了,文化积攒也深了,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与日俱增。挽着落日余辉,走进城中的世纪广场,看南国蒲癸和加那利海藻,荡开绿色移民的风尚。轻轻的音乐伴着微风拂耳,一池的静水顷刻花开,万般晶莹在薄暮间流动,如此怡然,如此江夏。热爱江夏,建设江夏,发展要持速,文化要传承,要江夏以我而兴,我要以江夏为荣,这就是今天的江夏人之理念与畅想,这是意义所在。于此,再一次感谢詹健吾先生编撰了《江夏纵横》。
《江夏纵横》图文并茂,宽博了气象,它别于单一的影集与文本,让人频频地丰润艺术与思想。《江夏纵横》像一个血肉丰满的巨灵,万千毛孔都散发着故事,让人忍不住去瞻仰,去抚摸,感思中怀古深远,与历史对话擦亮一路的光明。《江夏纵横》将历史照得更远,却远而见魂;她把今天照得更近,却近而闻声。詹健吾先生是《江夏纵横》的编者又是作者,他不仅搜集和拍摄了一组组弥足珍贵的图片,且亲笔给众多篇目撰文,所费时日之广、心血之多,令人心仪和仰视。
一气读完《江夏纵横》,一时收不回留连于纵横的心。《江夏纵横》一部光辉的典籍,她是江夏史的一次完美与补充。如是说,谨在一家之言,千秋功德,理当后人品评。
最后还得感谢詹健吾先生,一部《江夏纵横》让我也纵横了一回。
作者简介:陈本豪、中作协会员、音乐家,籍贯武汉江夏。已出版散文集三部,纪实文学集七部。长篇纪实文学《京剧谭门》全四卷,被列入2019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参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荣获第八届湖北文学奖。由选择来诠释与宽博他的含义,则有待未来时空的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