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科的作品
☘️《石头的荣誉》
石头是热的 只要太阳存在
有些人从此中诞生
石头象永恒一样宁静
人们傲慢而怯弱的心智
经不住它静穆而长久的凝视
你必须坦荡 与石相亲
石头在谛听
神圣如何被缚
风 如何吹破它无虑的安宁
时间放下了鞭子
只留两只眼睛
两只含泪的眼睛
滴成一大片沉默的风景
❊ ❊ ❊ ❊ ❊ ❊
🌹【吉特赏析】
《石头的荣誉》这首诗以石头为核心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叙事空间。诗人通过石头,探讨了存在、时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其独特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考。 首先,诗中“石头是热的 只要太阳存在”一句,简洁而有力地将石头与太阳、存在联系起来,赋予了石头生命般的热度,引人遐想。接着,“石头象永恒一样宁静”则进一步强化了石头作为时间见证者的角色,其静穆凝视着人类的傲慢与怯弱,形成了鲜明对比。 诗人在中间部分倡导“你必须坦荡 与石相亲”,暗示了人与石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通过石头这一媒介,人或许能达到某种精神的净化与提升。石头谛听“神圣如何被缚,风如何吹破它无虑的安宁”,这些描述富有象征意义,引人深思。 结尾处,“时间放下了鞭子/只留两只眼睛/两只含泪的眼睛/滴成一大片沉默的风景”,以极为意象化的笔触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石头的沉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伤的氛围。这既是对过往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某种期许。这首诗语言凝练,意象生动,哲理深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
🔸🔸🔸🔸🔸🔸🔸🔸🔸
马科的作品
☘️《唯有苦难》
今晚 为何天堂也如人间般黑暗
蜷曲的灵和移植不当月桂树横亘街头
从此失去了多少正义的呼号
多少勇士失去多少的桂冠
唯有苦难 才显尊严 高贵
唯有苦难 方有悲悯 壮严
唯有苦难 乃知激情和狂喜
唯有苦难 感受骨头能支撑多重的天堂
今晚 为何天使们也象人子般迷茫
一如被击败的军队溃退昏眩
忘了带走满天的装备和营帐
散落了满天的信仰和盟誓
❊ ❊ ❊ ❊ ❊ ❊
🌹【吉特赏析】
《唯有苦难》这首诗以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笔触,探讨了苦难在生命历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展现了诗人对人性、信仰及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以“今晚 为何天堂也如人间般黑暗”为引子,巧妙地将天堂与人间的黑暗并置,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于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反思。随后,通过“蜷曲的灵”和“移植不当的月桂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苦难中的灵魂挣扎与价值错位,暗示了正义呼号的缺失与勇士荣耀的沦丧。 紧接着,诗人连续使用四个“唯有苦难”的排比句式,强烈地表达了苦难对于彰显尊严、激发悲悯、感知激情与狂喜、支撑天堂之重的重要作用。这种反复吟唱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感染力,也深化了对于苦难价值的探讨。 结尾部分,诗人再次以“天使们也象人子般迷茫”为喻,将神祇的困惑与人类的挫败相提并论,进一步模糊了神圣与世俗的界限,散落的“信仰和盟誓”则寓意着在苦难面前,即便是最坚定的信念也可能面临考验与丢失。诗作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成功地将个人体验与普遍哲理相结合,引人深思。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