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网络大赛喜结缘
作者:李丽群
诵读:小黎
编辑制作:小格
我与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网络大赛喜结缘
一、缘起
说起朗诵,我已喜爱了12年。从2013年近80位小学同学集体过50岁的生日时,我与潘巨国同学合诵洞庭一扁舟的诗歌《青春万岁》,“不要问我青春是什么?……开始,我发现了自己对于朗诵的喜爱,并开启了我的朗诵学习和活动之旅。
历经了多所线下老年大学及各种平台或社团的朗诵学习,也参加并组织策划过线上和线下的朗诵的活动。但近年来朗诵学习与参与活动的脚步渐渐放缓,且止步也已有一年。
今年5月2日的一个重要通话,让我和第四届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网络大赛结缘。
艳丽姐在电话里说:“去年她参加了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网络大赛参赛,并取得二等奖,她今年又报名参赛了,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一再鼓励我也要参赛为曾经的热爱画上浓重的一笔。在她的进取精神和热情的帮助下。我认真的学习了艳丽姐发给我的、与此次大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当我看到:“IRGC 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创办于2022年,秉承"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宗旨,坚持"用 中文传递文化,用语言触碰艺术"的活动理念,持续"唤醒中文经典,传递中国情愫"的活动目标。”有一种激情的冲动、有一种使命的召唤!
二、结缘
通过与艳丽姐姐的多次沟通,再次点燃了我的朗诵热情。为了迅速恢复状态,我恢复了线上和线下的朗诵学习,并参加了一些活动。
艳丽姐建议我朗诵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是张若虚仅存的两首作品之一,且是孤篇压全唐之作,是古诗的经典篇章,非常符合“”唤醒中文经典,传递中国情愫"的活动目标。”
为了使提交的作品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小格妹妹帮助我借来了古典演出服,团扇及头部的配饰。
在正式录制之前,两姐妹又一起帮助我打磨作品。录制的时候大频幕上放着小格妹妹精心做的《春节花月夜》的视频,艳丽姐和小格妹一起帮我调试录制。帮我打磨和录制,她俩忙碌了大半天,本想中午请她俩一起吃个饭,也因都忙没有实现。
当晚小格妹妹就将我的视频制作出来。我发现因为第一次使用呼麦,摆放的位置欠妥,呼吸的声音比较大,我就录制了新的音频请她帮助我替换一下音频。
当我把作品发给军警战队的周峰老师时他发现我作品上的名字是李立群(我的曾用名),指出应与报名时的名字李丽群改成一致的。
就这样小格妹妹反反复复的帮我不断地完善,我终于在报名截止时间的前夕顺利的提交了参赛作品。
通过艳丽姐和小格妹的帮助,我与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网络大赛正式结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