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志平
凤鸣湖湿地公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城市的东南角,熠熠生

辉。湖水蜿蜒,视野开阔,一眼望去,仿佛一幅无边的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

踏入凤鸣湖湿地公园,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这里湖光景色炫美,绿树繁花相得益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凤鸣湖的湖水清澈见底,鱼儿悠闲地悠闲地游来游去,绿荷白花点缀其中,挨挨挤挤的荷叶有的高出水面,有的浮在水面上,野鸭从蒲草丛中钻出,划开平静的水面,留下一串细碎的波纹。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湖水悠悠,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湿地公园中蜿蜒穿梭。阳光洒在湖面上,跳跃的光斑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水面上欢快地舞蹈,为湖水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在湖边的九曲木栈道漫步,脚下是清澈的湖水,身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远处是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祥和之美。 一块块木板被湖水浸润得泛着温润的光,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像在和风儿说悄悄话。岸边的芦苇垂在栈道边缘,风过时,芦花簌簌落在木板上,又被湖水漫上来的潮气轻轻卷走。远处的水鸟掠过水面,翅膀带起的涟漪,恰好漫到栈道的木缝里,留下一圈圈转瞬即逝的湿痕。 湿地以“一堤一湖一花洲”为设计理念,一堤是以历史名人邢侗命名的“邢公堤”;一湖是指湿地范围内打造的水系凤鸣湖;一花州是指沿湖岸设置两处花海景观,形成一条特色的沿湖花带,做到四季皆有花有景。 公园里的植物种类繁多,郁郁葱葱。湖边的柳树,垂下细长的枝条,宛如绿色的丝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春季,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将凤鸣湖湿地公园装点得如诗如画,仿佛一片花的海洋。花香四溢,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热闹非凡。 凤呜湖湿地公园所在区域,较周围地势低洼,相传这片区域叫“鸡叫城(鸡叫洼)”,曾有人在这里挖出过青砖、古瓦、陶瓷器具什么的。传说“鸡叫城”在公鸡打鸣前曾显过形,据说是多少年才能显一次形。相传“鸡叫城”的沉没还有一个民间传说 。 “鸡叫城”是座古城,因是风水宝地,每年下雪时节,别处下雪,这里落白面,人们不愁吃穿 。但时间一长,人们变得吃喝懒惰 ,无所事事。玉皇大帝派王母娘娘下凡查看,王母娘娘变成讨饭老太婆,来到一户人家,见男人睡懒觉,女人烙单饼时抱怨落面不如落饼好,还对讨饭的她恶语相向,甚至用单饼给孩子擦屁股 。王母娘娘回宫汇报后,玉皇大帝大怒,又派太白金星查访 。 太白金星扮成卖油老头,叫卖“一葫芦4两,四葫芦半斤”(古时16两秤,四葫芦应是一斤,却只收半斤的钱),爱占便宜的人们都买四葫芦占小便宜 。只有一户路姓妇人,为人忠厚,不忍心让老头吃亏,只买了一葫芦油,并提醒老头算错账了 。太白金星便送给她一个小纸船,告知“扁担开了花,狮子红了眼,没了‘鸡叫城’” 。 这一年阴历九月九日赶庙会,一位卖纸花的老汉,肩扛扁担,两头干草上插满纸花,此为“扁担开花”,但人们未在意。快到中午,有卖柿子的来了,一个懒汉吃完柿子,顺手把柿子皮糊在土地庙门口的石狮子眼睛上,应验了“狮子红了眼”。瞬间,狂风大作,乌云遮天,暴雨倾盆而下,持续三天三夜,“鸡叫城”陷落,变成荒草蔓生的洼地。而路姓妇人带着儿女坐着纸船逃过一劫。 “欲望像海水,喝的越多越口渴。”重温传说,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古城的繁荣与兴衰,内心惋息不已。

湿地东部是邢公堤,它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凤鸣湖之畔,堤上翠柳成荫,枝条随风摇曳,仿佛是湖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堤边的芦苇丛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大自然的交响乐,与湖水的涟漪相互呼应。 漫步堤上,仿佛能看到昔日邢侗先生在此吟诗作画的身影,感受到那份浓厚的文化底蕴。 绿树繁花间,各种动物的可爱造型雕塑点缀其中,有大象,山羊,小鹿和长颈鹿等;铁轨小火车、七彩滑道、飞天城堡、天空步道则是孩子们的最爱。 漫步前行,“奎楼聚星”景观映入眼帘。奎星楼静静伫立在湖边,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在阳光照耀下,琉璃瓦熠熠生辉,与周边葱郁树木相互映衬,美不胜收。夜晚,华灯初上,奎星楼的轮廓被灯光勾勒得格外清晰,与漫天繁星遥相呼应,仿佛天上的星宿下凡,洒落人间。 往昔,此地是文人墨客寄托科考顺遂心愿之处,如今,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感受岁月沉淀下的人文韵味 ,让人们在欣赏湖光水色之余,还能触摸到古老的文化脉搏。
漫步在凤鸣湖的东湖区域,便能寻见“犁曲往事”的踪迹 。地面上,雕刻着古老农耕场景的石板路蜿蜒向前,仿佛引领着人们穿越时空,去触摸那段质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岁月。路旁,矗立着形态各异的雕塑,有辛勤劳作的农夫,有拉犁耕地的耕牛,他们栩栩如生 。不远处,一座古朴的草亭静静伫立,亭内的石桌上刻着关于农耕文化的诗词,风拂过时,仿佛能听见古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吟诵。 湿地深处,睡莲慵懒地舒展叶片,粉白的花苞半开半合,蜻蜓停驻片刻,又倏地飞远。岸边的垂柳低垂,枝条几乎触到水面,风一过,便在水上写几行潦草的诗。偶尔有鲤鱼跃出,银鳞一闪,又“扑通”落回,搅碎一池天光云影。微风掠过,芦苇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这片湿地的故事。附:图片来自网络作者简介: 吕志平,男,本科学历,高级英语教师。一九八二年进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第一中学,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现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