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源流诗苑】第1395期优秀近体诗周刊
再创新佳作,传播正能量!
(作者文责自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通知删除;排序不分先后。)
神州源流诗苑
2025年8月22日
1.七律*清河菱角花(新韵)
文/老兵
清河漫荡绕薰风,嫩叶轻摇映秀亭。
道畔游人迷丽景,村前飞燕隐浮萍。
千舟竞渡波光涌,百鸟争鸣曲韵惊。
莫怕菱莲塘幻梦,欣痴此画最抒情。
2.西塘半日游
吴锡峰(河南)
小桥流水映长廊,荡漾乌蓬送彩裳。
古巷荷边蛙鼓闹,伞开烟雨碎残阳。
3.七律·岁华过半
源流诗纪(广东)
人生过半似江流,逝水无声梦欲休。
岭上残云凝雾漫,阶前败叶舞风柔。
曾怀壮志凌霄愿,已现银丝雪鬓酬。
且倚斜晖寻旧趣,犹珍日月赋春秋。
4.大桥乘凉
张建彪
石桥闲枕晚风清,掌上星河泻玉屏。那盏鱼灯明或灭,都将思绪寄流萤。
5.咏空调
林木
暑日蒸蒸似火煎,家中自有湛凉天。
微风暗送三秋爽,清气轻笼一室鲜。
孤隐深情甘寂寞,独将惬意护安便。
世间冷暖凭谁主,一按开关即释然。
6.七律·初秋田野微凉有寄(下平七阳)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初秋柳影晚风凉,远望云霞夜渐长。
水畔清溪莺起啭,田畦实穗稻生香。
三分惬意寻鸿阵,一缕轻盈坐画廊。
顾念荷芦蛙寂静,相思最是费时光。
7.秋蝉
文/金色浪君
饮露卧山中,初秋声破空。
明儿归隐去,旋律赠西风。
8.七律·十里秦淮
隆光诚(广西南宁)
长干古巷老还童,太白仙才荡五衷。
夫子庙中怀孔圣,杏花亭里仰诗雄。
乌衣王谢鲲鹏志,艳骨明清蕙芷风。
四季每时妍雅境,诚祈常驻学陶公。
9.七绝 冰轮叹(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清辉漫溯九霄寒,看惯离合映玉盘。
欲借蟾光温旧墨,空余孤影对残笺。
10.五排•寂寞行
黄梁梦
六月随君召,西风伴我行。
路中花寂寞,林内鸟纵横。
落日天边尽,黄云海上生。
鸡鸣终一别,蝉唱送千情。
惜己相思种,怀人几度萌。
且怜吾事业,犹感尔忠诚。
游子丹心乱,归家俗虑呈。
是非虽隐约,恩怨必分明。
数句含愁韵,今将赠爱卿。
11.七律 渐变
静翳
秋后伏时炎更烈,平居散帙若常增。
字词基础记还复,段句高华诵乃升。
成此文章谙积德,飞身羽翮看凝能。
不辞反转堪归厚,慎始如终可化鹏。
注:德指道之属性。
12.孟秋吟(二首)
丁宪杰
一
初秋
晨遇西风些许凉,高温难退众神伤。
过头开发天公怒,及至今时荷满塘。
二
入秋
忽惊眠梦长,梧树卸时妆。
蝉蜕林中静,鸥群湖畔忙。
青蔬盈野市,红果挂山乡。
独爱新秋色,花添夜雨凉。
13.读《刘生觅莲记》有怀
兰舟夜月
隔墙书馆觅莲姿,久见苗灵秀逸时。
锦字一春青鸟使,长歌二女碧梧枝。
情深处到心如劫,缘结相思意成痴。
采得琼琚双悟佩,江湖泛棹觅琛缡。
注释:《刘生觅莲记》是明代吴敬创作的才子佳人短篇小说,收录于禁书《国色天香》该作描绘才子刘一春与孙碧莲、苗灵秀的曲折姻缘。
14.鬼子投降了
张建彪
弹泪国之殇,丈夫当救亡。
江山还一卷。忠烈血千行。
鬼子投降了
张建彪
不向碑文留姓名,春秋自有后人评。
投降书上千行字,尽是忠魂血写成。
15.初秋
吴锡峰(河南)
独倚塘边柳拂烟,欣闻远树唱清蝉。
炎蒸依旧暑难尽,自带香茶乐晚天。
16.七律·缘分
源流诗纪(广东)
邂逅钟情梦亦牵,眸光流转意绵绵。
风传软语馨香漫,煦映柔姿倩影翩。
共踏林泉寻胜境,同临草舍品诗篇。
怡心笃志长相伴,并蒂花开度百年。
17.七律·初秋晨步感怀(下平十一尤)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晨风伴月柳梢头,脚步秋声韵里留。
叶落街边沾浅露,云横岭畔释闲愁。
香薰小径依然美,秀澈繁花别样柔。
最是清新欢鹊舞,山峦叠翠放歌喉。
18.七绝 女贞花咏(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琼枝漱玉向晴空,素蕊凝霜韵未穷。
耻共浮华嗤楚珮,冰心一片寄云鸿。
19.盼雨
高原风
赤日悬空暑气腾,田畴裂坼土生棱。
禾苗卷叶失青翠,野草焦根绝树增。
人久望云纷拭泪,稚童问水屡依憎。
何当一雨倾盆下,重使郊原复茂兴。
20.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余明凯
烽烟浴血几多仇,战火遗痕遍九州。
忠骨丹心惊日月,功名皓首化风流。
谁言逝水隐欺罪,无尽青虚浩气猷。
八十周年英烈奠,生生世世祀春秋。
21.七律·中山陵
隆光诚(广西南宁)
治世神医胜华佗,嬴秦政制葬阎罗。
三民大义谋同进,五院雄权运共和。
行健亭中心黯黵,流徽榭里泪滂沱。
鸿猷未竟凭谁续?九夏隆兴赖鲁戈。
22.七绝•秋韵图
陈法营(河南)
云驾西风霞染丹,高天卷絮露凝寒。
芦花黄叶藏鸥鹭,鸭叫鸿鸣舞沼滩。
23.初秋
吴锡峰(河南)
雨落新秋天渐凉,蝉鸣垂柳映溪塘。
遥知荷叶遥连影,半掩芙蓉半送香。
雀鸟穿波多自在,星河带月亦平常。
行云太极如流水,扇底微风乐彩裳。
24.秋凉生叹
李明均(内蒙古)
秋风不觉塞山凉,拂柳逐溪波碧塘。
隔院欲询谁感慨,当阶厌听独忧伤。
转身语燕情心好,随眼看花富贵长。
入涧幽泉观瀑落,穿林芳草舞他乡。
凉夜吟秋
李明均(内蒙古)
风凉窗闻酒歌早,翅雁鸣归唱宇遥。
僻地花香秋色重,幽林树静暮烟消。
云开江净明今夜,月出天清笑九霄。
马上舞原辛汗尽,吟乡田舍曲惊潮。
25.何筱燕(雨.湖南)
江楼夜望寄远(新韵)——步韵唐.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暮色笼苍茫,独倚江楼望眼长。
帆影渐沉烟水阔,月华初酹碧波央。
风筛岸筱千竿雨,露漱汀葭一夜霜。
欲寄鱼书传远信,却惊鸳梦入新凉。
26.七律·紫金山
隆光诚(广西南宁)
金陵独秀峻维嵩,越水吴山一望中。
蟠踞青龙文惠气,卧藏白虎武威风。
高梧冲汉庥黎庶,劲柏凌虚伴圣雄。
未遂先猷当踵续,五洲日月理玄同。
27.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余明凯
轩辕烽火天朝乱,谁是军家踏血行。
铁骑干戈英骨在,长城鼓角剑歌生。
斩枭鸣镝越千古,御寇挥鞭动九瀛。
笑看中华龙跃起,切心遗鬼再狰狞。
28.七律·初秋湖边垂钓感吟(通韵)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眺望云天绘画图,荷塘绿叶正翻书。
渔翁寂静垂丝线,燕影翩跹过稻芦。
已阅苍桑心态好,须知浪漫岁期无。
从今往事随风去,岸柳吟诗酒半壶。
29.日本投降80周年
鹧鸪天*八.一五(晏几道体)
文/老兵
日寇侵华性不休,山河破碎祭魔头。
招魂靖社惹人怒,唤起冤家雪国仇。
闻风雨,早绸缪,铜墙铁壁众无忧。
兵强科技长城固,盛世红星耀九州。
30.读《寻芳雅集》有感
兰舟夜雨丨李正国
兰依风月本天然,一入红尘醉柳烟。
笔底春心题素扇,花间蝶影落香笺。
苔阶露润苔鲜艳,意网空悬意拨弦。
瑶瑟何端惊梦断,情长恨海自年年。,
注释:《寻芳雅集》是由明代吴敬所创的散文随笔,收录于其编撰的《国色天香》中。内容涉及才子佳人恋情、市井生活等世态人情题材。
31.七律·初秋湖边垂钓感吟(通韵)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眺望云天绘画图,荷塘绿叶正翻书。
渔翁寂静垂丝线,燕影翩跹过稻芦。
已阅苍桑心态好,须知浪漫岁期无。
从今往事随风去,岸柳吟诗酒半壶。
32.秋月
文/金色浪君
清辉洒九州,月影映山楼。
大地疑霜染,年年期仲秋。
33.警钟
吴景彦(沈阳)
白山黑水星辰泣,四海香城血泪仇。
奋起英豪惊赤县,迎来旭日耀神州。
惟言警世年期瑞,自信随天受岁猷。
浴火歃辞通旦暮,奔潮华夏咏春秋。
34.孟秋赏韵
吴锡峰(河南)
清蟾跃岭耀城东,溽湿半消歌晚风。
田野飘香浮稻黍,溪桥落影带梧桐。
蝉鸣高树声声远,禽语幽林字字通。
休养身心凭太极,采诗写韵悟禅功。
35.五绝 夜渚听荷(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露重坠珠皑,舟横藕榭歪。
忽闻鱼跃破,万籁寂中裁。
五绝 月映清荷(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月落碎萍开,风移暗影来。
波心沉素魄,不染半分埃。
36.秋归
原创文/阳春三月
(1)
秋26(下平十一尤韵)
水瘦林疏野陌秋,菊黄芦白桂花洲。
寒蝉声切惊残寺,倦客影孤归古楼。
雁阵分霞夕阳落,渔罾裁锦瘴烟流。
枫桥夜泊人何在,万里云乡多少愁。
(2)
秋27(下平十二侵韵)
马瘦松山蒿草深,霜天野径雾烟侵。
寒鸦影乱枯藤树,断雁声凄怪石林。
万里乡途云袅袅,千年禅寺渰沉沉。
小桥流水邀归客,夜宿沙洲懒拂琴。
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
(3)
秋28(下平十三覃韵)
路见深山瘦石潭,粼波沉翠水微甘。
解愁还是乡音味,添醉堪消野爨庵。
墨蘸相思题雁字,诗吟久别起峰岚。
轻移脚步心头怯,老树昏鸦暮色含。
爨:cuàn(1)烧火煮饭。
(2)灶。
(4)
秋29(下平十四盐韵)
夜宿残庵乡味添,银钩惬意挂高檐。
霜天雁影归途近,枫路泉声禪榻瀸。
已许芦花来点笔,不烦菰米暗抽籤。
平明牵马黄沙岭,始见幽潭水镜湉。
瀸:jiān 泉水时流时止。
湉:tián形容水面平静。
(5)
秋30(下平十五咸韵)
野谷烟湮红豆杉,归途藤蔓裹苔岩。
霞开鹭影枫林逝,云叠松声涧濑衔。
缥缈禪音撩寂寂,依稀乡味惹巉巉。
寒鸦苦楝虽无意,满目苍苍树白帆。
巉巉:chán chán
形容山势峭拔险峻。
37.七绝三首《侵华日军罪滔天》
文/濠梁觀鱼
(一)
罄竹难书侵略史,活人实验罪滔天。
野心勃勃谋东亚,作恶多端臭万年。
(二)
有悖人伦凌姐妹,慰安妇女泪潸潸。
樱花哭泣蒙羞耻,试问东洋可汗颜?
(三)
好武东洋最野蛮,屠城杀戮绝人寰。
三光政策家园毁,细菌阴谋命草菅。
38.七绝 长城咏怀(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其一.雄关望
云横峻岭卧苍龙,万里腾霄势未穷。
莫道狼烟消散后,残阳似火耀秦墉。
七绝 长城咏怀(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其二.戍边吟
千秋壁垒镇山河,铁马金戈认战戈。
纵使冰霜凝甲冷,巍然不动对蹉跎。
39.七律*立秋风光(新韵)
文/老兵
如歌年华尚名贤,妙渡清秋爽月圆。
晚暮诗香文墨赋,何偿不是苦中甜。
春风易逝随心去,菊蕊寒珠落意连。
碧水荷莲霓叶舞,景观秀丽蕴平凡。
40.七律·总统府
隆光诚(广西南宁)
武昌首义握乾坤,百代皇朝荡不存。
紫阙朱宫尤赫奕,青天白日正煌焜。
三民治道三光丽,五院分权五岳尊。
阋侮沉悲九州恸,金瓯未统万啼痕。
41.礼赞宣城
丁宪杰
虎踞皖南九域通,文房四宝世间崇。
昭亭自古诗家集,查济从来画笔丰。
万顷田园皆盛美,千年郡邑更昌隆。
水阳江畔聚人杰,再创辉煌媲舜功。
42.七绝五首《赞抗日英雄》
文/濠梁觀鱼
一 叶 挺
叶挺将军义凛然,皖南遭禁志弥坚。
黑茶折翼身先死,烈士英明史册镌
二 张自忠
将军抗日勇驱前,决战襄阳为国捐。
不死精神华夏敬,侠行忠义照坤乾。
三 左 权
太行战斗把身捐,抗日将军颂左权。
黄埔精英跟党走,功勋卓著永流传。
四 好男儿
男儿使命勇担肩,抗击倭夷敢领先。
东北联军持久战,狼牙壮士谱新篇。
五 敬巾帼
中华巾帼尚情操,八女投江气节高。
一曼献身天地感,沂蒙红嫂尽英豪。
43.五律·登山
源流诗纪(广东)
晓日腾云出,晨行踏远匆。
林幽啼鸟闹,径险落花逢。
喜看山清秀,闲欣木郁葱。
凭高心自阔,饱览赋情衷。
44.咏蟹
佚名
一身盔甲凸眸睁,八股吴钩可守城。
吐沫浑如珠玉碎,踏田疑带蒹葭擎。
偷营何惧凌波涌,扎寨无畏自傲横。
只怕秋腴圆月夜,围炉赏菊佐瑶觥。
45.七律、秋雨
黄梁梦
阵阵雷声动世间,朦胧天际密云殷。
风吹绿草摇摇舞,雨洗红尘叠叠斑。
蝶影无踪花带泪,禽音有恨鸟离山。
舟行市井街心浪,水荡青苗野老艰。
46.七律·秋声湖边望野感吟(下平八庚)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云随惬意伴人生,共享时光醉鹊声。
野蝶芦花方入曲,湖滨月菊更倾城。
缠绵小径微风岸,浪漫轻舟碧水情。
欲望秋空寻远景,心驰万里赋新晴。
47.质淳
吴景彦(沈阳)
拙言藏巧知情势,晦默眸明性质淳。
浊躁寓清心止水,屈居世外气柔伸。
48.七律•游园所见
陈法营(河南)
天下名园共景观,雄狮异兽怪岩盘。
雕梁画柱亭台榭,碧水虹桥龙凤銮。
幽洞悬峰惊客赏,妍花撩目灼人欢。
古传御驾孤家冷,今日平民涌瘦栏。
49.即将出伏
徐复峰
西风早晚略微凉,伏虎生威依旧狂。
一阵雷鸣惊宇宙,半边雨落润麻桑。
金乌遮蔽流云闹,赤子归来学业忙。
酷夏高温该告别,农家楼顶晒秋粮。
50.晨曦
吴锡峰(河南)
星光浮梦捲帘中,望外推窗拂晓通。
喜鹊飞来枝上落,啼莺对语陌头东。
半廊明月摇清影,一树幽花映碧空。
岚散遥天出云岫,平朝晴霁沐轻风。
51.乡愁(新韵)
文/茶韵幽香
游子天涯几载秋,一壶老酒惹乡愁。
西风不解我心意,诗墨云笺记忆留。
52.七律·滕王阁
隆光诚(广西南宁)
一序文华射斗光,古今凤采曜南昌。
事因伯屿豪筵起,阁为子安雄笔扬。
奕代圣贤追仰拜,百回隆废又何妨?
登临游咏方玄悟,胜概融昭赖锦章。
《七律·滕王阁》赏析
农学武
这首以滕王阁为主题,借景抒情、咏史怀今的七言律诗,从历史文化、建筑兴衰等多个角度展现了滕王阁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
首联:“一序文华射斗光,古今凤采曜南昌。”
开篇即点明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远扬。“一序文华射斗光”,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滕王阁序》的文采光华夺目,上冲斗牛,极言其文学价值之高。“古今凤采曜南昌”,强调这篇序文所带来的风采从古至今都闪耀在南昌这片土地上,突出了滕王阁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南昌文化的深远影响,奠定了全诗对滕王阁赞叹的基调。
颔联:“事因伯屿豪筵起,阁为子安雄笔扬。”
此联进一步阐述滕王阁与相关人物的渊源。“事因伯屿豪筵起”,交代了滕王阁此次盛会的发起者是阎伯屿,正是他举办的这场豪华宴会,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背景。“阁为子安雄笔扬”,明确指出滕王阁真正得以名扬天下是因为王勃气势雄健的文笔。两句对仗工整,清晰地梳理了滕王阁与人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让读者对滕王阁的历史典故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强调了文学作品对建筑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
颈联:“奕代圣贤追仰拜,百回隆废又何妨?”
“奕代圣贤追仰拜”,“奕代”意为累世、代代,说明古往今来众多的贤才圣人都对滕王阁怀着追慕敬仰之情。他们或是亲临凭吊,或是通过文字表达对滕王阁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尊崇。“百回隆废又何妨”,尽管滕王阁历经了无数次的兴衰废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个“又何妨”,体现出一种豁达、坚韧的态度,表明滕王阁的文化魅力并不会因为其建筑实体的兴废而消失,反而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醇厚,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彰显出滕王阁顽强的生命力和文化传承的坚韧。
尾联:“登临游咏方玄悟,胜概融昭赖锦章。”
“登临游咏方玄悟”,当诗人登上滕王阁,游览观赏并吟诗咏叹之时,才真正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玄妙哲理。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悟,强调了亲身经历对于理解和感受滕王阁文化内涵的重要性。“胜概融昭赖锦章”,“胜概”指优美的景色和宏大的气势,“融昭”意为融合彰显,“锦章”指华丽优美的文章。此句说明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深厚底蕴之所以能够如此鲜明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都要归功于像《滕王阁序》这样的锦绣文章。这两句总结全诗,从诗人自身的感悟出发,升华了主题,揭示出文学与建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关系,富有哲理且韵味悠长。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十分出色。首先,对仗工整,如颔联“事因伯屿豪筵起,阁为子安雄笔扬”,颈联“奕代圣贤追仰拜,百回隆废又何妨”,无论是词性还是语义,都对仗精巧,体现了律诗严谨的格律要求。其次,用典自然,巧妙地将滕王阁的历史典故融入诗句中,使诗歌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又毫无堆砌之感。再者,全诗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滕王阁历史文化的回顾与描绘,抒发了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文化传承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王勃《滕王阁序》这一文学经典的高度推崇,也有对滕王阁历经沧桑却依然魅力不减的由衷赞叹,更蕴含着对文化传承力量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且真挚,引发读者对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共鸣与思索 。
【神州源流诗苑】诗词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国际华协广东分会副会长、原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副主编等)
副主编 帘子(原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江西曲社瑞金分社副社长、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公众号和美篇微刊副主编和多家网络微刊编审等。)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