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赞歌
—— 读董艳菊《女人是歌》
文张洪福
在吉林文坛,有位女作家,名叫董艳菊。最近的长篇小说《女人是歌》问世。当电子版发到我手上后。我放下手头的工程,潜心的阅读起来。作品从头到尾给我的印象有四点。第一: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故事醇厚;第二:人物鲜活,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三、扎根生活,根植沃土,懂得民风;四、思想性强,正能量满满,发人深思。总之《女人如歌》,犹如一曲质朴而激昂的灵魂交响,以其深厚的生活底蕴、鲜活的女性形象和饱满的正能量,为读者献上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力作。这部作品的问世,受到很多前辈、专家、同行的肯给和赞许。

一、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故事醇厚。
作品围绕着一个女人的梦,发家致富的梦,围绕一个目标,住上大瓦房,顿顿有肉吃,不穿补丁的衣服来展开。写了女主角要当家做主,誓言改变命运为开篇。一下子让人梦回当年的感觉。86年,这个字眼,也一下子勾起我很多回忆。因为我是86年高中毕业生。对那时的农村生活很有感触。同时,我和作者是同龄人,且都生活在农村。所以,作者从那个时代着笔,有很强的代入感,让我跟随她的笔墨走。体现她一路走来的凡事种种。《女人是歌》的核心人物是林凤鸣(豆苗)的成长历程。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基础上,有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闭合的完整的故事框架。用简单近似白描手法,把个人的命运巧妙的融合在大时代的背景。比如,她的观点,整体社会都分产到户了。咱么也要分家单过。通过想要:“夺取家庭管理权”。辅助“离婚”(假离婚)、回家的路(我的理解虽然写归娘家,但暗含最终扎根婆家)的情节逐步展开。节奏张弛有度。最终,星光不负赶路人。完成了人生的蝶变。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故事醇厚。
女作家董艳菊和师兄弟们在一起
左起:李永康、张洪福、董艳菊、郝宝玉、曹景常
二、人物鲜活,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一部作品的灵魂,在于人物的塑造。《女人是歌》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出色,林凤鸣(豆苗)那种骨子里的倔强——她坚信“穷不扎根,富不长叶“那种最为淳朴的思想,同时即使是分家也把暼一足的叔公公,聋的姑婆带在身边,这即是善良的表现,也是责任心担当。特别她在娘家里接到小姑子,小叔子的联合信。更加激起她的善良,她的责任和她的担当。
哪是怎么样的一个家啊?上有强势的婆婆,瘫痪在炕的奶奶、撇足的叔公,聋耳的姑婆,下有三个在读书的小叔子、小姑子、还有尚未隔母乳的儿子,有点愚卤蛮憨的丈夫。如果说是脆弱的女子。要被这个家压垮了。但她依然坚信五年之内,能住上大瓦房,顿顿吃上肉,摆脱补丁的衣服。这种倔强、善良、勇于担当的个性,是多么的鲜活,跃然纸上。令人过目不忘。即点亮人间烟火,也温柔以待岁月。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极强大的生命力。同时,用着墨不多手法,刻画林凤鸣丈夫性格。不是通过简单的外貌刻画,而是通过——打林凤鸣耳光、到林凤鸣的娘家要牛车、偷孩子等。形象的刻画了一个粗鲁,不长脑袋的莽汉形象。总之,通过一件件典型的事件,让她的笔下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特别的鲜活。
《女人是歌》作者董艳菊
三、扎根生活,根植沃土,懂得民风。
为什么说《女人是歌》的作者最懂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细节。第一,他写了一个拉沙子的人。86年,农村基本上是处于由土房到瓦房的自我更新换代时期。建筑材料是热门。拉沙子,虽然被城里人称作“大头载”?但在农村那可是肥的流油的活计。民间俗话说“车船店脚衙”。无罪都还杀的那种江湖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描写的淋漓尽致。比如,拉沙子人的油嘴滑舌。说什么,要给郭拉帮套,虽然是玩笑话。但我感觉,拉沙子人之所以开这种玩笑。是他觉得郭家贫穷,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可林凤鸣不吃他这一套,回怼回去。我似乎听到一个对话。
喂!你的日子猪狗不如
嘿嘿!我哪里不如你?
还有在林凤鸣“掌权”后。他第一个想到的是,根据东北“猫冬”五六个月。找出贫困的根源。让他丈夫外出打井赚钱,这个也是非常接地气、有生活笔法。86年,在我老家公主岭,治理盐碱地,其中一种方法,旱田改水田,自流灌溉。打井那可是非常来钱的活记。甚至为了不耽误第二年春种,冬天也在打井作业。因为86年我名落孙山后。我就跟随过打井大军。顺利的话,一天能打两眼井。我村刘井匠,打了一年井,盖了四间大瓦房。
还有文中提到,苞米楼子、盖猪圈,养纠泥等等。作者特别的有生活、懂生活、善于捉住生活。基于我对作者性格、生活经历的了解,甚至一度我怀疑,作者是以她自己为原型。塑造的林凤鸣。特别是林凤鸣他父亲卖血供林凤鸣读书。林凤鸣她姥姥的描写。出去挖野菜等,不是扎根农村生活,不是根植农村的那片沃土,不是懂得农村民风的人,绝对写不出来。
董艳菊与朋友在一起
四、思想性强,正能量满满,发人深思
一部作品,让读者读后,要有一定的收获。传播的是正能量。不能像一个笑话说的那样。说有位老板欠了人家的钱。于是债主说,你要没有钱,就拿你的女儿顶债。当洞房花烛夜时,新娘子当新郎说:“我爹欠咱俩多少钱啊,咱可不能不要啊!”女儿出嫁前,回家,叫做回家,女儿出嫁后,回家,叫做回娘家。《女人是歌》作为一部励志作品,她既写了扎根于婆家,但没有忘记娘家。乃至于没有忘记所有父老乡亲。她的思想价值在于,一个不屈服命运的女人。更不局限于一个小家。她带领“大利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她这种以振兴家乡为自任的思想、以及新时代女性的力量,谱写了一首《女人之歌》。这首歌,思想性强,正能量满满,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总之《女人如歌》是一部非常值得品读的好书。是一部及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好作品;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好作品;是一部脱离低级趣味的好作品。
最后我以一首现代诗《乡村烟火梦》,献给《女人如歌》这部作品,也献给该作品的作者——董艳菊作家
《乡村烟火梦》
文张洪福
菊还是那朵菊
艳依然那么的艳
只有懂她的人
才知道她内心那份善
心还是那个心
只是岁月给她一份牵绊
月下也曾柔情似水
情怀渴望乡村烟火巨变
菊依然不是那朵菊
艳也不是当初的艳
只有懂她的人
才知她如今星月变换
心不是那个心
岁月把她耕云犁月兑现
似水流年不负绍华
星月小语共赏烟花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