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戏台”上的虚浮之态
文/付志伟
官场如戏,全靠演技。在基层官场的舞台上,本应秉持务实、为民之态的干部,却有人甫一上位,便迅速切换至“演技派”模式,令人唏嘘不已。
近日,听闻某乡一位刚刚提拔的副科级干部,行事作风令人大跌眼镜。在未获提拔之前,此人尚能与同事、群众打成一片,言语间尽显谦逊,行事上亦有几分踏实。然而,一旦坐上副科级的位置,便仿佛换了一个人,说话办事开始拿捏起来。
在与同事交流时,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平易近人,而是刻意端起架子,言语中满是官腔。每一句话都要经过精心雕琢,似乎要彰显自己身份的转变和地位的提升。开会的场合,更是他表演的“重头戏”。他会故意拖长语调,发表一些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空洞无物的言论,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对待群众,他的态度更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曾经,面对群众的诉求,他会耐心倾听,尽力帮忙解决。可如今,面对前来反映问题的群众,他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群众的问题敷衍了事,甚至不耐烦地打断群众的讲述。他似乎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本应为人民服务,而不是用来在群众面前炫耀和拿捏的。
这种刚提拔就“拿捏”起来的行为,绝非个例。在官场这个复杂的舞台上,总有一些人把提拔当作炫耀的资本,把职位当作拿捏他人的工具。他们沉迷于这种虚假的“权威感”中,却忽略了作为干部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
基层官场,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各项政策落地生根的关键环节。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如果基层干部都像这位副科级干部一样,刚有点权力就开始“演戏”、拿捏,那么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将会大打折扣,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真正的干部,应该以实干为要,以服务群众为本。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应保持一颗谦逊、务实的心,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而不是在提拔后,就陷入虚荣和浮躁之中,靠演技来维持所谓的“尊严”和“地位”。
官场不是舞台,不是用来表演的场所。每一位干部都应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摒弃这种虚浮的“演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里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篇章。

付志伟简历
付志伟,男,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菏泽市牡丹区政协委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牡丹区优秀政协委员,牡丹区政协宣传工作优秀委员。爱好写作,文学作品发表于《菏泽文艺》、《牡丹晚报》、《菏泽日报》、《大众日报》等省市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