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有幸参与了玉立教育精心组织的教师业务培训。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此次培训带给我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孟国泰、张海峰等资深教师倾囊相授,他们的分享既有高屋建瓴的理念启迪,又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引,让我对教育这一神圣事业有了全新的认知。以下,是我此次培训中触动颇深的点滴思考。
明灯引路:三句话点亮教育智慧
在培训过程中,有三句话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在教育道路上前行的方向。
“人人都是小老师,人人都是好老师”,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从传统的“被动听”转变为“主动教与学”,让他们在互动与分享中共同成长。
“角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人生”,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语,让我深刻认识到,在看待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得失和短期的目标。我们应当跳出固有的思维局限,以长远、多元的视角来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只有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我们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阶,为学生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心存真善美,处处是风景”,这句话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它教会我要以积极乐观、洞察本质的眼光去看待教学中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在教育的细微之处,往往蕴含着无尽的美好。当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时,就能看到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进步的喜悦,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这些美好的瞬间,正是教育最珍贵的财富。
学生风采:成长蜕变中的力量
此次培训中,学生们的表现同样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在组建小组的环节,起初大家都有些拘谨,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然而,在老师的耐心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逐渐鼓起了勇气,纷纷勇敢地站了出来。这一份从“拘谨”到“积极”的转变,让我深刻地明白:成长往往始于敢于迈出的第一步。只要我们有勇气去尝试、去挑战,就一定能够在不断的实践中收获进步和成长。
在师徒结对环节,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有一些学生在成功解决了自身遇到的问题后,并没有满足于个人的进步,而是主动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热情地帮助其他同学。这正印证了“助人者自助,成长在付出”的道理。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在课堂上,我还注意到了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同伴们的耐心帮助下,他们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羞涩,大胆地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互助学习的模式,不仅让基础弱的学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支持,也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进步。同时,这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集体进步,才是真进步”的深刻内涵。一个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集体,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感恩前行: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我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愿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以引导者的身份,陪伴他们一起探索知识的海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也深知自己在应对学生多样性、教育复杂性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每个学生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去阅读、去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与学生共学共进,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不断蜕变和成长。我会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最后,我要再次感恩老师们的精彩分享。这份宝贵的收获,将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驱动我在教育的征程中稳步前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努力成为一名更懂学生、更会教学的好老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杨迪迪(西安玉立小学教师)
青力点评
杨迪迪老师的这篇培训感悟,情真意切、条理清晰。开篇点明培训收获超预期,引出思考。接着从培训话语的启迪、学生表现的触动两方面展开,内容具体且富有深度。结尾表达对学校和分享老师的感恩,以及自身未来努力方向,展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彰显出新教师渴望成长、投身教育的热忱。
责编:张海峰、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