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竹韵 当代新声》
——评刘继格大师水墨画【风竹雅韵】
在《艺海珍藏》书画展的众多佳作中,水墨画【风竹雅韵】,如一股清流,浸润灵魂,澄澈心扉。刘继格大师以当代艺术家的敏锐感知与深厚功底,重新叩击这一古老话题,在墨色浓淡与笔势流转间,构建出一幅充盈着生命律动与哲学沉思的精神图景。
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图腾,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寄寓情怀的知己。刘继格大师的《风竹雅韵》以笔墨为骨、以意境为魂,将风竹的物理形态与精神气度熔铸为一幅动人心魄的东方美学画卷。作品以“风”为眼,于摇曳生姿间,尽展竹之风骨气韵,笔底流淌着风的节奏。画面中,竹竿或挺拔如剑,或稍作倾斜,在刚劲中暗含韧性;竹枝的纵横交错,宛如游龙惊鸿,于方寸之间舞动出充满生命张力的线条。最精妙处在于竹叶的描绘——画家于浓墨与淡彩的碰撞间,求得了极致的对比与微妙的和谐,赋予了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浓墨处如铁铸寒刃,力透纸背;淡墨处似轻云过隙,空灵飘逸。叶尖的指向、墨色的晕染,无不暗示着风的轨迹与力度,这正是“画中有声,静中寓动”的高超技艺的体现。
《风竹雅韵》不仅是对自然物象的再现,更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投射。刘继格以竹为友,将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融入笔墨,画中的竹既有“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谦逊品格,又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风骨。在喧嚣的当代生活中,这幅作品如同一股清泉,穿林而过,余音绕梁。让观者在墨韵清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沉力量与生命本真的纯粹美好。
《风竹雅韵》最动人处,在于其超越技艺层面的精神性表达。刘继格笔下的竹,既承续了传统文人画中竹所象征的虚心、有节、坚韧、高洁的品格,更注入了现代人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这些竹子在风中摇曳却不屈,在压力下弯曲却不断,恰是现代人处境的隐喻——如何在世事洪流中,稳住自己的航向;如何在纷繁变幻的世界中守住自己的本心;如何于风雨世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
竹破土,节节高。挺且直,叶如刀。雨里翠,风中摇,一身清,披霜傲。君子范,有节操。 抱虚心,品无骄。宁折断,不弯腰,风骨存,根脉牢。入画雅,千古谣。
——卞荔莎(海霞)写于奥兰多桑福德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