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水文苑》微刊由颍水书香院主办
格律诗词
七律•铭记国殇(平水韵)
文/云中客
卢沟烽火接行唐,血雨腥风九月霜。
倭寇铁蹄蹂故土,同胞白骨葬残阳。
连年浴血山河复,万里腾龙日月长。
此日登临舒望眼,敢凭浩气固金汤。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平水韵)
文/张卫国
秋光盛处看丰年,橘绿橙黄迎日鲜。
似火枫林英烈血,飘香稻谷九州天。
红旗猎猎魂犹在,铁马铮铮志更坚。
八轶风云家国盛,居安勿忘惕狼烟。
七律•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平水韵)
文/张卫国
天高云淡好秋光,菊桂流金遍野香。
枫染千山红胜火,旗扬九域志如钢。
曾经沥胆驱倭寇,几度凝心筑国疆。
八轶沧桑风雨路,神州热血岂能凉?
西江月•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柳永体)
文/张卫国
枫叶漫山似火,菊丛砌地如潮。
天安门外烈旗飘,风里犹闻怒号。
八秩硝烟未远,千秋义勇堪豪。
金戈铮亮警声高,不忘豺狼窥眺。
蝶恋花•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感怀(冯延巳体)
文/张卫国
秋到神州香满路,丹桂流金,菊魄清明语。
稻谷低头先烈抒,霜天万里英灵护。
八轶沧桑风雨度,烽火旌旗,碧血丹心铸。
今日警钟犹彻宇,江山岂再蛮夷侮 ?
临江仙•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有寄(贺铸体)
文/张卫国
万里霜天秋色好,橙黄橘绿枝头。
四方稻谷竞丰收。桂香思烈士,菊魄祭神州。
抗日红旗飘热血,军民风雨同舟。
恰逢八轶再筹谋。警钟鸣盛世,铁骨铸千秋。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词林正韵)
文/张书贞
甚厚千年,施于日,祸吾最痛。 东北陷,马关割地,卢沟桥恸。 蚕食鲸吞谋禹鼎,泪奔血染摧青冢。 睡狮醒,万众筑长城,烽烟涌。
螳臂妄,黄粱梦。 肝胆烈,旌旗动。 隐青纱帐里,崇山丛茸。 腹背受围残寇溃,道途作死东洋悚。 凤涅槃,扬正义和平,英魂颂。
七律•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新韵)
文/张文远
蚂蚁焉能撼九洲,野心膨胀枉图谋。
豺狼范地言亲善,螳臂当车想吓牛。
八百吴勾能溅血,一方铁剑可封喉。
中华自古多英骨,定斩东洋鬼子头。
临江仙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新韵)
文/李九金
华夏狼烟十八载,倭奴侵我中华,无辜百姓也屠杀。祖国尽破碎,拆散万千家。
断头为国何所惧,脊梁宁断无爬。英雄热血映红霞。欣看寇末日,开遍自由花。
古风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董海平
烽火无踪血未干,卢沟晓月忆时艰。
山河破碎倭蹄践,黎庶哀号寇刃残。
勇士挥戈驱畜类,雄师奋战复乡关。
今逢八秩升平世,永记英魂护国安。
现代诗
山梁高举着你的英灵
——纪念行唐县女烈士江真
文/左向
*小推车
小推车
咯吱咯吱地响
帮老乡
推着抢收的粮
小推车
咯吱咯吱地响
推动着革命的信仰
小推车
咯吱咯吱地响
推着它
妆扮成乡亲们的模样
小推车
咯吱咯吱地响
推着它
躲过了敌人的枪
小推车
进进出出一家家贫暗的家门
小推车
传颂着一个好听的名字
——江真
*天成的丰碑
走出老家的不幸
你一直悲愤,一直在灰暗中追寻光明
江苏至延安至行唐的危难
你亲历,丈量,抗争
把一次次艰险
揉搓成
握紧的拳头
把一缕一缕阳光
积蓄成体内的光亮
你深入战地
宣传,报道,唱江南小调
唱陕北民歌
那把不离身的枪
是你具体的铿锵
那晚
土炕像衣衫褴褛的慈母
西彩庄的石屋
如同一晚黑暗的倾诉
那晚
是你最后的一晚
也是你最英勇的一晚
凌晨时分的
一声枪声
你从容销毁资料,组织群众转移,孤身引开敌军
跑向肠沟,跑向山崖
头部受伤,绝不屈服
最终英勇跳崖殉国
黄石涅山
自此成为了你不朽的丰碑
*山梁高举着你的英灵
我着实需要登上山去
看一看
那悬崖上遗留的伤痛
看一看
日军爬上山来的凶猛表情
看一看
你跳崖的位置,高度,险恶,方式,甚至你深呼吸的
愤恨
这山梁的形态,多像一双
高举不下的双手
我着实需要登上山去
摸一摸
清晨赶来的阳光
摸一摸
当时悬崖的寒冷
摸一摸
黄石涅的山石被惊醒时
的脉率
这悬崖突兀的形状
多像一场
扭曲的温柔战斗
《八秩回望》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文/李立华
枪痕刻进残垣时,风正卷着烽烟哭
千万双眼睛沉在血泊里
仍把星子缝成旗——
是母亲磨亮的梭,是少年未干的骨
八十年雨洗过山河
当年的弹孔长了新绿
每寸土都记得:
那些跪着也要把路踏平的脚
那些碎成齑粉仍喊着“中国”的喉
如今晨练的老人挥着太极
孩童把气球系在纪念碑的石阶
风掠过和平鸽的翅尖
轻声说:
看,这就是你们要的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