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安万现象说起
文/系子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安万现象”为切入点,围绕秦腔发展展开了一次有温度、有见地的探讨,其核心特点可概括为三点:一是视角客观,避免了非此即彼的评判。作者既肯定了安万秦腔剧院凭借“原生态”演出、强互动性和市场化运营(如直播带货)引发的秦腔热潮,认可其让秦腔“火遍大江南北”的突破性意义;也理性看待西安“一院两社”的艺术价值,强调其作为秦腔精英摇篮的积淀,提出“二者各有特色、同为秦腔发展发力”的观点,打破了非褒即贬的对立思维。二是视野开阔,不止于现象本身。文章既分析了安万剧院的成功密码——原生态贴合大众口味、安万的感召力与组织力、紧跟时代的运营模式,也关注到秦腔发展的深层命题:从区域剧种到全国性文化符号的跨越,国营与民营剧团在困境中的坚守与探索,字里行间透着对秦腔振兴的深切期待。三是情感真挚,兼具赞美与理性。对安万剧院的火爆、晋京演出的突破,作者毫不吝啬赞美;对 “一院两社” 的历史贡献,也给予公允认可;最终落脚于 “期待更多安万式力量”,让文章既有现象观察的深度,又有文化传承的温度。总之,这篇文章跳出了单纯的热点议论,以平和视角梳理现象、剖析价值,为理解秦腔的当代发展提供了一份有见地的思考。【编辑:纪昀清】
自打安万带领他的秦腔剧院在西安万达广场演出火爆后,安万和他的剧院一下成了万众关注的对象。
戏迷们议论说,安万秦腔剧院之所以在西安演出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是缘于他的原生态演出。秦腔的“原生态”概念就是展现秦腔的乡土气息,强调其少雕琢、与生活直接相连。正是因安万剧院演员们这种少雕琢、接地气的原生态演出,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虽然秦腔是中国古老剧种之一,然而,其核心流行区域始终局限于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未能像京剧一样发展为全国性文化符号,故而不温不火。安万剧院空前火爆演出,无疑将秦腔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让全国人都对传统的秦腔艺术有了新的了解和认知。
一个县级民营剧团能让秦腔演出一夜之间火爆大江南北,可算是在秦腔发展史上的奇迹,可喜可贺!安万和他的秦腔剧院一时成为全国网络媒体议论的热点,舆论哗然,人人都在说安万,特别是众多的自媒体主播为安万和他的秦腔剧院发声了,他们多是感慨安万秦腔剧院的演出盛况,歌赞安万剧院演出的互动模式。但也有人为安万剧院鸣不平,他们把抨击的矛头直指一院两社(一院是指省戏曲研究院,两社是指三意社和易俗社),一是说他们没有尽地主之谊,冷漠嫉妒,二是说他们的戏没有安万秦腔剧院的戏演得好。无独有偶,也有人发声,在赞誉安万和他的剧院的同时,也为西安一院两社说了公道话。
安万剧院的戏和西安一院两社的戏到底哪家好?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西安一院两社的戏我看过,但安万剧院的演出从没有看过,听一位乡友说,安万剧院在宝鸡陈仓区演出,他约几个朋友去过,见过现场阵势,台下观众区分为ABCD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坐满了人,少说也有两三万人。乡友说头一天因去迟了就没能进场,第二天凌晨四点才排队进的场。乡友的述说,让我感觉到场面确实很震撼,但我还是相信我的视角,为了比较,我从网上调出了安万的《兴汉图),感慨的是不但场面宏大震撼,而且出场演员的扮相和唱腔也相当地不错。特别是扮演吴汉的安万,嗓音浑厚,慷慨激昂,很卖力,粗旷豪迈,标准的原生态演出。
有了比较,就有了鉴别。愚以为安万剧院与西安的一院两社不在一个艺术层面,要是将两者放在一起说事就有失欠妥。安万秦腔剧院原生态演出正适合广大老百姓的口味,所以就赢得百姓的喜爱。事实证明,西安一院两社下乡演出同样也有不少观众来捧场。
从演出效果来说,安万剧院与西安一院两社各有特色,安万剧院演出上场人多阵容大,演员演出原生态,很卖力,值得一提的是安万很会鼓动观众,台上台下互动搞得特别好。西安一院两社是陕西最高的秦腔演出团体,但凡能到省戏曲研究院的演员大多是在地方剧团的台柱子,或是在秦腔大赛中脱颖而出,且获得大赛奖的优秀演员,说她们是百里挑一的好演员也不为过。易俗社和三意社乃是秦腔百年老社,两社的演员从扮相和演唱水平来说没得说的,也都是一等一地好。
大家都知道一院两社是出秦腔精英的地方,是培养和历练秦腔名家的摇篮,为西北秦腔的发展可算是功不可没也。
安万剧院的原生态演出让观众体会到了古老秦腔的豪迈和粗旷,西安一院两社的演出让观众感受到了秦腔表演艺术的魅力。照这样说来,安万剧院和西安的一院两社都是在为古老秦腔的发展在各自舞台上做着各自的努力,就没有伯仲之分。
秦腔要发展,要成为国粹,成为全国性文化符号,赢得更多的人喜爱和认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还得需广大秦腔人和爱好秦腔的人去共同去努力。这次安万和他的秦腔剧院让古老的秦腔一下火了起来,还火红了大江南北,这无疑为秦腔的快速发展起了个好头。
安万剧院是安万创办的一家民营秦腔剧院,这个剧院创建的历史也就短短的几年时间。剧院不少演职人员就来自陕西关中区县。为啥他们从关中平原会投身到一家民营剧院呢?这不正说明了安万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高超的组织能力吗?
由于市场经济等因素,市场疲惫,国营剧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演出不景气,剧团因发不出工资而犯难。至于民营剧团那就更加举步维艰了。但正是在这秦腔演出市场潇条下,安万却义无反顾地举起振兴秦腔的大旗招兵买马,组建起一家民营剧院,他的这种对秦腔痴迷精神无疑是让广大热爱秦腔的人看到了秦腔振兴的希望。
安万组建的剧院队伍庞大,160多号演职人员,其中乐队就有80人之多。安万待所有剧院的人如同兄弟姐妹,所有剧院的人也都乐意为安万鞍前马后地效力。
有人说安万是个人才,这话还真是不假。从剧院的运营模式来看,安万的确是个人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把剧院融入了网络平台,采用直播带货的方法便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俗话说家有存粮心里不慌,有了充足的经费,剧院就有了活力和生机。
日前,安万带领他的秦腔剧院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完成了一场《大升官》的演出,通过直播形式展示了秦腔艺术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线观看。
得知安万接到央视星光大道栏目组邀请,请他和他的秦腔剧院晋京向全国人民展示秦腔艺术,这让西北大地和广大秦腔爱好者精神为之一振,但愿能涌现出更多的安万、张万和李万,为实现秦腔艺术早日成为国粹而摇旗呐喊!
向安万和他的秦腔剧院全体演职人员致敬!祝贺他们为秦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2025年8月21日首发于《首都文学》公众号】

【作者简介】孙治民,笔名系子,籍贯陕西西安,大学文化,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电影家协会特邀编剧。出版有散文集《烟火巷子》,中短篇小说集《乡里的名角儿》,电影剧本集《索姑传奇》,长篇传统神话小说终南山三部曲《终南山传奇》《财神赵公明大传》《福星钟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