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画皮窑变】
暮秋时节,张家村来了个景德镇的瓷商,夸口要烧制献予皇上的龙凤樽。征用百亩良田建窑场,掘地三尺取陶土。岂料开窑那日,所有瓷胚皆裂作碎片,裂纹中渗出鲜血般的釉色。
瓷商暴怒鞭挞工匠时,济公醉步闯窑场,拾起碎片拼成面照妖镜:"且照照尔等心肝是何颜色!"镜光扫处,瓷商锦衣变作囚服,窑场竟显形为古刑场——此处原是洪武年间贪官欺压窑工之地,白骨早化作了陶土。
突然窑火反卷,将瓷商吞入焰心。但见烈火中浮起尊鬼面樽,樽身刻满历年被逼死的窑工名姓。济公泼酒祭樽,樽内忽涌清泉,水中浮起新胚百件:有的化作粮瓮分予农户,有的变作药罐赠予郎中,最后一件玲珑塔镇在窑址,塔铃响处总有陶歌:"泥胎虽贱骨,窑变见真心..."
【第十二章 倒坐观音】
官兵强征村东观音堂作驿馆,推倒菩萨像那夜,全村妇孺皆患心口痛。济公夜宿破庙,忽见观音踏莲而来,竟倒坐于蒲团:"今日不渡众生,且渡渡自己。"
次日驿卒暴毙堂中,胸前浮现莲花烙痕。县令人人抬棺验尸,棺内忽传出梵唱:"颠倒妄想,故有倒悬之苦。"棺盖轰然飞起,死者怀中飘出本功德簿——记录着观音堂百年善举:某年施粥救荒、某代收留遗孤、某日掩护义士...
济公以酒洒地,塌毁的梁柱竟自发重组。断头观音像缓缓立起,手中杨枝反垂向下,滴露处痛疾立消。更奇的是堂前碑石倒生文字,记着县令祖上曾受此庙恩惠。县令羞惭离去时,闻得空中笑叹:"菩萨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夜半时分,村妇们见堂中亮起慈光。那倒坐观音悄然转身,手中净瓶倾洒的却是百家灶台的炊烟——原是她将香火化作了人间烟火。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