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米瓮生莲】
张家村的炊烟三日未起。家家米瓮见了底,连张老财家的粮仓都只剩些霉变的陈谷。村西王寡妇抱着饿哭的孩儿跪在土地庙前,却见济公趿拉着破鞋踢踏而来,腰间葫芦晃得叮当响。
"和尚饿否?"王寡妇抹泪问。济公哈哈大笑,夺过灶头空米瓮倒扣在地:"且看贫僧煮石头羹!"竟真捡来青石三枚投瓮中,蒲扇轻扇间瓮底涌清泉,石子在沸水中化作白玉米粒,蒸腾热气里飘出稻花香。
忽有孩童惊呼:"瓮里长花花!"但见米粥间绽开千瓣红莲,莲心托着金灿灿的稻穗。济公摘穗扬手一撒,谷雨落处,枯田顿生新绿。更奇的是张家粮仓里霉谷发芽,眨眼间长成三尺高的稻树,穗头沉甸甸垂落金珠。
张老财颤巍巍捧起落地新米,忽见米粒上皆刻梵文"舍"字。那边济公正拍着空米瓮唱道:"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舍不得三斗霉谷,哪来万顷新禾?"
【第四章 鬼秤秤人心】
村口忽然来了个卖油郎,担头两桶清亮亮的菜籽油。李婶欲打半斤,卖油郎的紫竹秤却总是翘得老高:"您福气厚,总多得一钱!"不出半日,全村都来占这便宜。
惟济公趿鞋而来,掷三文钱要买一斤。那秤杆却陡然下沉,卖油郎连添三勺油仍不平。济公忽用蒲扇压住秤砣:"好一杆鬼秤!抬秤时用磁石吸星,压秤时使水银游魂——可对?"
卖油郎脸色骤变,担子忽然腾起黑烟,现出夜叉本相:"秃驴坏我好事!"钢叉直刺时,济公笑将油桶踢翻。落地清油竟显出血丝纹路——原是榨了冤魂炼成的贪念油!
济公解下腰间草绳抛去,绳化金龙缚住夜叉。村民围看时,桶底浮起本账册,记满某年某月某日:张老财大斗进小斗出,王屠户注水肉,李寡妇假药汤...正是全村人的亏心账。
"贪他一钱油,损你十年寿!"济公蒲扇扇向鬼秤,秤杆咔嚓断裂,淌出黑血般的毒水。众人掩面惊逃时,唯见卖油郎化作青烟遁去,空中飘落片残纸,写着"第七十三号勾魂使"。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