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之相,我早已见惯。伤我、辱我、骂我、诽谤我者,如潮水般时涨时落。他们在我优秀时妒忌,在我落魄时践踏,在我无用时抛弃,在我微末时轻视。这世间原是个大戏台,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演得热闹,却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我何尝没有逃过?确曾遁入深山,竹扉茅舍,松风泉韵,与世隔绝。山中的日子,晨起听鸟,暮坐观云,夜半则与一盏孤灯相对。那灯焰跳跃,照见四壁萧然,亦照见我心中那一点未灭之火。世人道我封闭自己,殊不知这封闭实是一种敞开——向天地万物敞开,向内心深处的幽微敞开。
我的心如今在何处?它既不在那云雾缭绕的山巅,亦不在那喧嚣扰攘的市井。它飘荡于有无之间,时而与樵夫的砍斫声共振,时而又随学童的读书声飞扬。它见过最深的黑暗,却也始终向着最微弱的光明匍匐前行。这颗心啊,早已不是那一碰即碎的琉璃,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钢,表面冷硬,内里却始终蕴着温度。
修成正果?所谓正果,不过是看透了众生相皆是虚妄,却仍然愿意为之悲喜。那些伤害与轻贱,如今看来,不过是众生在无明中的挣扎,他们自己亦是这挣扎的受害者。我若因此而远离,岂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无明?
所以我回来了。不是以救世主的姿态,而是作为一个曾经的迷途者,一个终于找到了回家之路的旅人。我带回来的不是雷霆万钧的变革之力,而是如春雨般细微的爱,如晨曦般温柔的光明,如母亲怀抱般的温暖,如古老典籍中流淌的智慧。
这人间何其苦,又何其美。正是在这苦与美的交织中,生命才显出它的深度与高度。我回来了,无怨无悔,只因我深知:真正的修行不在远离红尘,而在红尘中修得一颗出尘之心。
如今我立于市井之中,看着众生依旧妒忌、践踏、轻视,却只是微笑。因为这微笑本身,就是归来最好的答案。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