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联原创》2025年第十二期(总第46期)
热烈祝贺安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六代会胜利召开!
安溪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于1990年,已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历程,并一直以来致力于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工艺、民间演艺传承传播,已有五届理事会接续耕耘,促进文学文化、工艺演艺繁荣与发展。协会本着办会更高更强更好的理念,拓宽工作思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百姓,深入民间的各个层面,充分发掘素材,为人们展现丰富精美的作品!兹定2025年8月23日,将举行换届大会。
 |
▲ 单位组织贺联
——————————————
1.
艺田凭藻丽五番,喜再振犁铧,深耕瑶圃千畦玉;
文学本源流一脉,期同霑雨露,并灿连枝两朵花。
——联都网站、省楹联学会梁章钜文化院仝贺 李忠云执笔
2.
五代耕耘,继虎岫遗风,已使茶乡添虎气;
两行砥砺,承龙津文脉,更教艺苑起龙吟。
——霞浦县楹联学会 林承强执笔
3.
茶乡韵里传薪火,六代同堂续雅音,艺海扬帆开盛世 ;
溪水声中绘锦图,群贤毕至谱华章,文坛逐梦启新程。
——晋江职业中专学校 王荣挺执笔
▲ 个 人 贺 联
————————————
1.
不辍耕耘,笔下诗联开眼界;
叠加探索,—。
——省联会 王雪森
2.
齐放百花,人文风采;
同歌五届,才气情怀。
——厦门 赵万胜
3.
正古今,品人文,安溪有韵;
推岁月,扬骨气,薪火传承。
——南安 戴良支
4.
六代传薪,风雅茶歌悦耳;
百家引路,海丝潮韵清心。
——省直 谢道文
5.
五届同心,耕文舞墨承传统;
两行一气,颂古咏今续未来。
——福鼎 蔡清翠
6.
玉蕴春秋,不凡身手兴文艺;
坤移岁月,超脱风骚振对联。
——莆田 方宗和
7.
六届群贤,协会传承弘盛艺;
八方老将,清溪今古奏强音。
——大田 林起茂
8.
一碧清溪,岂止茶歌传极品;
六承大鼎,更凭妙手柱文峰。
——大田 林天生
9.
卅五春秋薪火旺;
千般锦绣艺文兴。
——厦门 曾翠莲
10.
安溪艺界,文坛迎盛事;
中国茶都,联苑绽奇葩。
——厦门 吕意明
11.
八方绝活纷呈,许艺苑回春,续讲清溪故事;
六代群贤毕集,喜文坛接力,宏开盛世新篇。
——安溪 林明元
12.
六届喜传薪,笔下乾坤,茶乡墨韵扬国粹;
两行再振玉,胸中天地,文艺新风启未来。
——厦门 周彤
13.
蓝溪煮字,撷韵凤山,文心向日乾坤大,一脉相承吟好句;
岩寺鸣钟,飞歌茶坂,古邑传薪翰墨香,千帆再竞聚群贤。
——宁化 刘子荣
14.
双行泼墨扬葩,笔里茶乡同筑梦;
六届传薪振藻,民间文艺启新程。
——松溪 潘才青
15.
笔下已然全默契,五届传薪,茶韵文光开画境;
心中早有共追求,六番焕彩,艺途绮梦启新程。
——大田 乐首二

16.
卅五传薪承古艺;
六番接力绽新葩。
——临沂 张健
17.
龙津焕彩,五届耕耘,笔底波澜皆入俗;
凤邑凝香,六番砥砺,肩头责任更承先。
——连江 柳智英
18.
玉振千峰,六代烟霞涵古调;
坤承一脉,两行珠璧焕新章。
——霞浦 刘丽丽
19.
溪水安流千载富;
艺林艳绽百花香。
——永泰 杨新厚
20.
豹纹凤尾镶文艺;
俚语南音入雅章。
——安溪 林敬旺
21.
凤阙鸣春,藤铁千锤成绝技;
龙津润艺,茶音一脉入联章。
——建宁 林意红
22.
艺海扬帆,五届耕耘弘雅韵;
文坛焕彩,六番筹策谱新篇。
——三明 周金来
23.
五届耕耘,艺苑流芳承古韵;
六载启序,茶乡焕彩谱今章。
——福州 林品晶
24.
六届萃茶都,凤藻腾辉襄鹭会;
群贤盟荻屿,鹏程展志振乡邦。
——宁德 杨东
25.
六届骚人续火,清溪茗郁;
八方雅士传薪,文艺情浓。
——龙岩 俞益民
26.
巧手承传千样艺;
初心续写六春章。
——泉州 王碧霞
27.
千山翠叶轻云染色凝香,安溪祥地泉清茗妙;
五代雅人韵士斟文酌句,茶县吉门俪白妃红。
——泉州 邱育德
28.
耕耘五届,民间妙艺承家宝;
采掇多方,协会雄心续国珍。
——周宁 陈清民
29.
五代深耕,继虎岫遗风,早让茶乡添活力;
六番奋进,承龙津雅韵,再催艺苑绽芳华。
——松溪 叶扬海
30.
茶浪千重,漫道文风承旧韵;
诗廊十里,长辉艺苑焕新天。
——福鼎 王道最

31.
凤麓飞歌,六届弦音谐古调;
蓝溪叠韵,千家茶语润新声。
——霞浦 凌淑华
32.
八方汇智,中国茶都流古韵,
六届聚贤,民间艺术展新姿。
——福州 侯德智
33.
卅五载同研,承民俗,振正声,传艺韵,数番砥砺盈佳绩;
百千贤共赴,拓新程,赓文脉,续华章,六秩弘歌展壮图。
——霞浦 陈瑞华
34.
凤麓集群彦,六代弦歌传周雅;
茶都漾艺漪,千年钟吕咏越吟。
——福鼎 黄真华
35.
茶都胜事,六届相承,笔底情怀藏古韵;
佛国多元,群贤毕至,民间文艺展新篇。
——福鼎 陈宜丁
36.
龙溪绿韵,五届传薪,笔底风云凝盛会;
凤岭红霞,六重叠锦,民间艺术绽奇葩。
——霞浦 王德明
37.
五番薪火相传,春秋举步,畅怀万里迢,直上文山欣揽胜;
一域溪流并进,天地放歌,历尽千帆喜,长酣艺海疾行舟。
——龙岩 卢如张
38.
六届举贤,艺苑扬旌坤载德;
两行出彩,文心继序玉凝芳。
——莆田 李祥霖
39.
佛耳山凝秀,聚贤才砥砺数旬载,发力彰文艺,初心未改;
茶都茗蕴香,汇众志耕耘万千朝,倾情振学风,炽火长传。
——霞浦 雷鸣
40.
茶都艺苑奇葩放;
薪火民间文脉赓。
——三明 王春火
41.
传薪五届,楹联诗赋开新纪;
授艺百行,弹唱吹拉谱锦章。
——闽侯 金能华
42.
玉树临风,联坛欣有扬旗手;
坤身尚德,艺苑敢当继业人。
——福州 王光中
43.
茗岭含英,文心筑梦,五届耕耘丰硕果;
清溪涌韵,众志扬帆,六番砥砺拓新程。
——三明 杨珊
44.
五届犁荒,传承里俗文脉,茶乡早绽千重锦;
四旬启卷,仰仗贤才智谋,艺苑赓吟万象春。
——湖北 李国汉
45.
六代传薪,艺苑新枝承古韵;
两行溢彩,文坛妙笔续今声。
——霞浦 李伏善

46.
凤山树帜,茶港扬帆,六代传薪
圆绮梦;
文艺争晖,民间放彩,群贤启智绘联鸿。
——漳州 庄温英
47.
耕耘卅五秋,艺苑桃红六代迎,满园春色;
风采万千日,文坛李白诸家贺,四海荣光。
——厦门 杜书雅
48.
安溪遗俗千秋继;
艺海拾珍六代承。
——霞浦 林志法
49.
六届齐来开盛会;
诸君复议选贤人。
——连江 翁长忠
50.
安溪长潋滟,翠岭芳茗扬世界;
艺海续箕裘,文坛国粹满乾坤。
——漳州 陈朝发
51.
三纪清溪,淬聚菁华传雅韵;
六番艺苑,心凝俊彦谱新章。
——福州 施云
52.
清溪哺育百花艳;
协会践行六艺殷。
——泉州 黄欣笙
53.
民间盈雅韵,茶都尚德鹏程远;
笔底涌华章,艺苑传薪玉树高。
——泉州 蔡芳其
54.
贺六届聚贤,艺苑传薪,龙凤名区文脉续;
喜两行振藻,茶都萦韵,清新古邑茗风扬。
——霞浦 欧榕
55.
安溪钟妙品,前贤巧用追风码;
凤苑换新机,后辈频传筑梦云。
——南靖 黄文彬
56.
六届传承研墨,艺苑墨香飘逸;
千年揉捻焙茶,清溪茶韵流芳。
——德化 张传捷
57.
安溪迎盛会,群贤荟萃,巧手传承千载艺;
古邑著新篇,一路耕耘,匠心凝聚八闽情。
——霞浦 陈玉容
58.
聚民间巧匠,五代传薪火,艺苑源长承古韵;
汇梓里贤才,六番谱锦章,茶都志远启新程。
——霞浦 林彦勤
59.
茶铁基根,溪上品牌常焕彩;
诗联羽翼,民间文艺再生辉,
——武平 王文洪
60.
焕彩群贤,晴光神韵清风雅;
传薪六届,瑞气新声盛事欢。
——三明 朱康元

61.
清水岩茶香,香飘四海添联韵;
凤山景色秀,秀澈三江聚艺才。
——尤溪 萧光峥
62.
六届继开来,看凤麓春浓,龙津水活,四季艺坛同放彩;
万家欣向化,听南音月皎,高甲云扬,百花文苑共飘香。
——尤溪 曾宪才
63.
茶韵流芳,五届金声传国粹;
艺舟破浪,六番凤翥续新程。
——霞浦 卓年华
64.
德劭坤舆,玉振金声扬雅韵;
才雄竿影,风清气正谱华章。
——霞浦 陈丽客
65.
六秩研磨,玉砚藏书挥秀笔;
三番焙烤,银壶对月品香茶。
——德化 吴荣东
66.
砥砺图强,同㳺墨海,凤邑文坛臻妙境;
传薪接火,独领风骚,民间艺协展鸿猷。
——莆田 吴炳灿
67.
安溪结胜缘,曾经六度传薪火;
艺苑开新景,亦聚群英拓锦程。
——东山 陈福
68.
凤邑呈芳,六届精英传典艺;
清溪毓秀,千山翠绿遍香茗。
——泉州 陈建山
69.
坤启六庚,艺海扬帆吟大雅;
玉昭千代,文坛奋笔赋华章。
——厦门 洪顺丽
70.
六届欣临,茶都焕彩,广集贤才弘古韵;
千秋共庆,戏苑飞声,齐襄盛事续新章。
——福州 朱伟德
71.
楹联持骨气,扬瀚海千帆,安溪万象;
俊彦续篇章,贺民间六届,茶韵三秋。
——莆田 何庆鹏
72.
安适群岚,茶园凝韵贤才聚;
溪铺碧练,艺苑传芳薪火承。
——莆田 吴志芳
73.
千年流淌,清溪水洌茶藤旺;
六届传承,凤邑人贤技艺兴。
——永泰 李启煌
74.
五届深耕,乡土风存,承前旧雨凝真味;
六番接力,艺林韵涌,启后新贤拓茶程。
——莆田 黄鸿彬
75.
香漫凤城,是书香亦茗香,香香润韵儒风振;
笔摅鹄志,期椽笔携新笔,笔笔生花民艺兴。
——省联会 范锦昌

76.
六代文坛开雅局,茶乡播美;
群贤旷野赋新风,艺苑传芳。
——福州 李都郎
77.
卅五载耕云种月,承民间文脉,灿工艺清辉,数届履新舒锦绣;
一群人啟碇扬帆,凤麓擎联旗,龙湖濡玉笔,双肩承责续辉煌。
——安溪 余清旗
78.
锦绣深藏,挖掘耕耘饶巧思;
贤能继起,传承光大绽奇花。
——惠安 王东晖
79.
安溪煮月,书田唱响观音韵;
艺苑腾蛟,墨雨弘扬代会香。
——泰宁 方秀琴
80.
铁笔书春,承续梨园千卷韵;
文心逐梦,弘扬茶馆六代风。
——福州 杨永福
81.
玉韵悠扬,茶乡盈妙艺;
坤元灵秀,文苑绽奇才。
——龙岩 洪坤云
82.
安艺传薪,一叶飘香凝雅韵;
溪才立雪,群英引玉耀宗风。
——大田 林加锦
83.
韵雅自民间,金声玉振沐乡土;
德馨传沃野,绿水青山萦惠风。
——福州 廖金堆
84.
卅五春秋,白驹过隙,欣见茶都文运盛;
六轮才彦,妙笔生花,喜闻艺苑锦章多。
——大田 林芳汉
▲ 对 联 赏 读
————————————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隆重无比。过去人们都喜欢送婚联以表庆贺。一副好的婚联,有时候价值胜过万金,比送什么金银珠宝的效果更加好,更能获得结婚者的真心感激。恭贺结婚的5副极品对联,文采飞扬,惊艳了千年!
第1副对联
红雨花村,交颈鸳鸯成匹配; 翠烟柳驿,和鸣鸾凤共于飞。 这副婚联选取了鸳鸯和凤凰这两种传统习俗中表达夫妻恩爱的意象,借此表达了人们对新人的祝贺之意。而且对联色彩分明,一方面展示了“花村柳驿”的简朴,一方面也显示了结婚环境的优美,非常符合结婚的氛围。 |
第2副对联
佳妇佳儿,凤凰叶吉; 难兄难弟,花烛联辉。 这是一副用典巧妙的极品对联,恭贺兄弟两人一起结婚的大喜事。很多人看到“难兄难弟”,可能会嘀咕一下,认为对联不符合结婚的喜庆氛围,用得不妥当。殊不知,这个难兄难弟有两种意思,这里用的是原来的意思,指兄弟二人都非常优秀,实力难分上下。典故出自《世说新语》:“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上联的“凤凰叶吉”,也是一个典故。春秋时陈国陈厉公的儿子陈完,跑到了齐国。齐国大夫懿仲想把女儿嫁给他陈完,算了一卦,卦辞说:“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这是大吉之兆,显示出陈完后代“田氏代齐”的辉煌。于是,懿仲就把女儿嫁给了陈完。叶吉,是和协吉祥的意思。 上联站在两位新郎官父亲的角度,称赞这家娶了两个好媳妇,以后一定会家业兴旺,万事如意。下联站在两个新郎官的角度,祝福新郎新娘新婚如意,享受洞房之乐。 |
第3副对联
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这是一副秋天结婚的婚联,却毫无秋天的萧瑟之气,而是充满了结婚的喜气。上联用“花容月貌”的成语,指出新娘子非常漂亮,为月亮增光许多,体现出一种花好月圆、锦上添花的美好氛围。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下联巧妙把春宵与秋夜进行对比,淡化了秋夜的清冷,增添了一种暖和舒服的感觉,既对应了结婚的时间,又让人感受到结婚夜新人的快乐,可谓言简意赅,妙不可言。 |
第4副对联
雪案联吟诗有味; 冬窗伴读笔生香。 这是古代冬季结婚的对联,而且新郎官显然是一个读书人,新娘子也懂得吟诗作对,要不然对联就不会出现“联吟”与“伴读”了。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读书是古代一等一的大事。现在新郎官有新娘子陪伴读书,那真是男女搭配,读书不累。“有味”与“生香”两个词语最为巧妙,将夫妻两人的默契与恩爱概括得相当到位。一般人称赞夫妻恩爱,喜欢用举案齐眉这个成语。而这副对联则以香与味,祝福新婚夫妻的恩爱生活,构思独特,别出心裁,妙不可言。 |
第5副对联
柳汁染斑衣,展眼看舞彩儿孙,歌到盘谷阳春新乐事; 棠阴开绣幕,低声问封侯夫婿,云是蔡州雪夜旧勋家。 某位李姓的士绅家给孙子娶亲,送婚联的人看在老人的面子上送了这副婚联。上联用唐代宰相李固言柳汁染衣的典故,点出李姓。相传李固言参加科举之前,来到一棵古老柳树前,听到柳树神说:“我已经用柳叶染上你的衣服,你一定可以科举高中。你中举之后,请用枣榚供奉我。”后来,李固言果然考上了状元。盘谷是李家的住宅。上联从老人的角度,讲儿孙结婚会为李家带来喜事,现在是结婚小登科,将来是大登科。下联用唐代名将李愬雪夜袭蔡州的典故,同样点出李姓。下联从新郎新娘的角度出发,既祝福了小儿女的恩爱,也说明了李家的显贵,表达了送婚联的作者的恭维之意。 |
策划/萧闽森 审阅/王雪森
题字/曾光明 统稿/蔡东时廖金堆
编辑/卢如张
福建省楹联学会创作交流专委会
2025.8.21
福建省楹联学会官网
https://www.fujianyingli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