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
打油诗/李含辛
锦书未到雁先消,
错把枯荷当玉雕。
若问真珠何处弃?
星河泻作万家谣。
附录
李含辛《天意》打油诗赏析
形式与风格
此诗以打油诗的戏谑笔法,暗藏文人的雅趣。首句“锦书未到雁先消”化用古诗词中“鸿雁传书”的意象,却以“雁先消”消解了传统的期盼之情,形成反差幽默。次句“错把枯荷当玉雕”将衰败之物误认为珍宝,荒诞中暗喻人生错觉,类似张打油诗中“黄狗身上白”的夸张比喻。
意象与意境
后两句以问答形式展开,将“真珠弃”与“星河泻”关联,把宇宙星辰比作撒落的珍珠,既显宏大又带世俗调侃。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与乾隆打油诗“飞入芦花都不见”的收尾异曲同工。
主旨与讽刺
全诗表面写自然“错认”,实则影射人事:理想落空(枯荷)、价值误判(真珠弃),最终却以星河“万家谣”的壮阔收场,暗含对世俗的讥讽——即便世界荒唐,仍有诗意栖居的可能。
总结
此诗延续打油诗通俗诙谐的特质,又融入古典美学,堪称“俗中见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