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庆 和
暮色中的小区公园里,那几株北美红栎总让我驻足。它们披着锯齿状的红叶,在晚风里沙沙作响,像在诉说某个横跨大洋的故事。这异国的树种总会让我想起故乡那棵大橡树,那些深褐色的树皮上皲裂的纹路,恰似父亲手掌上纵横的沟壑。
在阿尔卑斯山麓,凯尔特人将橡树奉为"森林之王",其果实被制成祭祀的圣物;在波罗的海沿岸,老橡树的年轮里藏着雷神佩尔库纳斯的传说。我的乡亲们虽不懂这些异邦典故,却懂得思念与守望:我们沂蒙山区有在橡树上、银杏树系红布条为远行亲人祈福的习俗。那些系在枝头的红布条,在故乡的晨雾中轻轻摇曳,每一缕褪色的布纹里,都缠绕着游子望乡的目光。
腊月的山风像钝刀刮过脸颊,父亲弯着腰,镢头在冻土上砸出沉闷的"咚咚"回响。橡树根系打下的"茬子"(家乡把橡树丛割后留下的在地面的根部)在雪地里装满筐,这些冬日里的馈赠,燃烧时会爆出松脂般的清香。灶膛里的火舌欢快地舔着铁锅,当豆汁在纱布里渗出时,蒸腾的热气便在房檐的冰凌上描画出朦胧的花纹。
村后那棵老橡树像一把撑开的巨伞,树皮上留着岁月刻下的伤痕。霜降过后,带刺的橡子便噼里啪啦地砸在枯草上,像在演奏秋日的乐章。我们这些孩子像觅食的小熊,在落叶堆里翻找着油亮的橡子。牙齿咬开硬壳的瞬间,那股带着山野气息的涩味,总会混着淡淡的奶香在舌尖绽放。每年正月十五,庆文哥总会带着我们,把橡树皱裂的皮刮下来,烧制成炭木灰,用于做自制烟花的材料。现在每逢正月十五孙子放烟花,我总会想起老橡树和发小们,那份情缘,融进血液。
如今超市货架上的榛子巧克力再精致,也复刻不出记忆里那份带着泥土芬芳的清苦。那些被砍伐的树桩早已被时光遗忘,但年轮里藏着的,是我们永远解不开的乡愁情缘。也许这就是乡愁最真实的模样——当我们在异乡的橡树下驻足时,突然就读懂了血液里流淌的,是对故土的一往情深。
注:橡树,也被称为栎树或青杠树。
二0二五年八月二十一日于廊坊
作者简介
李庆和,男,山东临沂人,五0后,在兰州从军,后转青海油田工作,退休定居北京。诗观:抒心志,言真情。
编辑制作 杜琴玉
都市头条润之玉文学社编辑部
总顾问: 尹玉峰
名誉社长: 马培荣
总编审: 李庆和
社长 总编辑:杜琴玉
品
副社长 主编:宋云宝 陈乾伦
张景尚 晏华满 刘承真
文福祥 刘金锋 王雷 高志敏
初审:于俊学 刘金锋 卢绪莲
编委: 尹玉峰 马培荣 李庆和 晏华满 文福祥 于俊学 杜琴玉 张景尚 宋云宝 刘承真 黄庆年 刘金锋 卢绪莲 王雷 王涛 徐璇 高志敏 唐菁华 靖玉玲 张永庆 杜淑慧 李恒修 胡明珠 胡广慧 吴文波 吴文青 王淑云 王红 刘学凤 赵志军 王燕 王通霞 孙彩珍 张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