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是对援越将士最深情的告慰
文/铁十三师任智慧

每当月光洒落书桌,我的思绪总会被明月松笔下的细节所牵引。他的父亲曾是援越战场的首长。归国多年后,年迈的父亲常以枯瘦的手指,轻轻摩挲一枚已褪色的旧徽章。那徽章背后藏着一段故事,父亲沉默多年未曾提起。直至后来,那些尘封往事,才随着他眼底好似从未消散的硝烟,自岁月尘埃中缓缓浮现。读明月松的文字,犹如于寂静深夜聆听暮鼓,每个字都携着难以言表的温度与重量,撞击着读者的内心。人们不自觉放缓呼吸,生怕惊扰老兵们藏于时光褶皱中的故事,辜负他们未曾宣之于口的期盼。
在众多老兵里,援越抗美的师团首长堪称镌刻三代战争记忆的“活着的丰碑”。其生命轨迹,浓缩了一部民族抗争史:他们曾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磨炼筋骨,以简陋武器对抗侵略者的铁蹄,在山河破碎之际撑起希望火种;解放战争期间,他们自东北黑土地一路冲锋至江南水乡,以热血铺就新中国的诞生之路;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们再度跨江出征,于零下四十度的极寒与炮火交织间,铸就保家卫国的钢铁屏障,让“最可爱的人”的名号在异国大地上响彻四方。
长辈们通常爱于袅袅茶烟中讲述温暖往事。然而,明月松的父亲与众多援越抗美老兵,却将人生中这又一段厚重经历隐于沉默。子女好奇问询,往往换来老人悄然转移话题,或陷入凝望远方的寂静。人们后来才明白,这沉默并非遗忘,而是他们用一生守护的秘密。那秘密关乎越南崇山峻岭间的弥漫硝烟、生死与共或已长眠他乡的战友,以及那段因亲历者渐少愈发弥足珍贵的隐秘历史。
和平曙光初现,历经三代战争洗礼的师团首长,本可回归家乡,安享儿孙绕膝之乐。但越南战火重燃,他们毅然率部秘密奔赴越南。凭借毕生积累的战争智慧,他们在热带丛林的湿热环境中,面对美军的轰炸,指挥将士们缔造了诸多奇迹:防空战士凭借老式高炮,于暗夜中谱写击落超音速美机的传奇;铁道兵铁二师顶住狂轰滥炸,把河友线改建成“三轨并行”的运输线,铁 13 师及配属部队则冒死打通 434 公里战略公路,共同筑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医护人员跪于泥泞之地,在炮弹呼啸声中争分夺秒抢救伤员。他们把军人的忠诚与担当,深深烙印在异国土地及岁月记忆里。
读完明月松追忆父亲的文字片段,心湖久久难以平静。藏于岁月深处的故事与遗憾,如细针般悄然刺痛每一颗满怀敬意的心。援越抗美这段曾被时光遮蔽的历史,因无数像明月松父亲一样的老兵而更显厚重。回溯至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借“北部湾事件”扩大战火,疯狂轰炸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的北越。危急时刻,中国政府决定伸出援手。从 1965 年 6 月至 1973 年 8 月,超 32 万将士被秘密派往越南,巅峰时期有 17 万人身处战场。将士们心怀使命奔赴前线,并严守保密纪律,回国后对生死经历守口如瓶,面对子女,唯有沉默。
明月松提到一个令人心酸的细节:“记得在九十年代,有一天我从报纸上看到即将开播的电视剧《军人机密》将首次涉及援越抗美,我赶忙打电话告知爸爸这一消息。爸爸打破惯例,从电视剧开播起,每天都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我也每晚陪着追剧,可直至剧终,都未寻到援越抗美的蛛丝马迹,深感遗憾,觉得自己像错报军情般,连累爸爸每晚守着电视……。”读罢这些,人们方知老兵们仅盼那段历史与牺牲战友不被尘封。他们在异国直面生死,退役后境遇各异却无人抱怨,只求祖国与人民铭记他们为和平正义奋战的过往。
遗憾的是,不少师团首长与普通老兵未能等到历史被郑重铭记的时刻,便带着对战友的牵挂、对使命的坚守离开了人世,把期盼留给了后人。好在援越抗美历史已载入党史。纪念援越抗美 60 周年大会上,白发苍苍的老战友们相拥而泣,陈登辉的讲话,让这段“波澜壮阔却鲜为人知的历史”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暮年的老兵深知大规模纪念活动恐难再有,因而热情高涨。有的战友因病无法参会,便托人带回“纪念援越抗美 60 周年”的定制 T 恤拍照,并恳请放入集体合影。这质朴举动,满溢着对热血岁月的眷恋,更让人体悟“铭记”的深刻意义。
陈登辉讲话时引用了叶剑英元帅“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的诗句,并于《祭烈士文》中感慨“昔日与你们并肩战斗的我们也老了,再也无力重返战地到异国他乡看望你们……”言语间流露出对岁月的喟叹及对战友跨越半世纪的牵挂。“战争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参战者被遗忘”,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虽未历经战争,却能够铭记老兵的奉献,倾听他们的故事、记录历史,并告知身边人,我们安稳生活的背后,是他们曾付出的沉重代价。
铭记,是对健在老兵最温暖的致敬,使其于晚年感知自身付出未曾被辜负;对于已故老兵,铭记可助其见证历史被正视,让他们跨越三代战争的信仰风骨化为民族精神的坐标,时刻提醒世人,今日的和平阳光由他们的热血照亮。明月松翻开父亲旧照时,想必能从那坚定目光中洞悉其一生信仰;人们读老兵故事,亦需领悟铭记的价值——这不仅是对老兵的深情告慰、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当代人肩负的责任。
老兵经历是民族记忆的珍贵财富,他们以生命筑起和平防线,其跨越国界的道义担当从未消逝。愿时光善待每一位为和平而战的老兵,愿援越抗美历史于岁月长河中永绽光芒。我们需时刻铭记,和平并非理所当然,它是老兵们以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换来的礼物。唯有铭记,方能不负先辈付出,让热血岁月于时代更迭中闪耀光辉,警醒后人珍惜和平,传承捍卫正义与和平的无畏精神。

任智慧,中共党员,哲学博士。曾从事过新闻记者、区县党政机关部门领导。现任重庆市经济管理学会副秘书长、重庆艺扬教育咨询中心主任、重庆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著作有《思维创造财富》《思维与决策效果》《思维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案例》。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新闻媒体、《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杂志上发表新闻稿件和理论文章、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300余篇。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讲课百余场次。
责编:槛外人 20205-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