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归去来兮】(大结局) 腊月二十三,灶神升天日。灵隐寺古柏忽生金叶,木铎自鸣三昼夜。济公于藏经阁顶鼾声如雷,胸口的金莲婴孩竟爬出嬉戏,将破钵踢下屋檐——钵底赫然刻着"地藏愿身"四字梵文。
忽见九枚铜钱从八方飞来,嵌入婴孩掌心成卍字纹。疯僧猛然睁眼大笑:"时辰到了!"扯下破衲衣抛向空中,僧衣展作三千世界图,映出所有未了因果:
第一景见赵德明垂死病榻,其双胞胎儿子正为家产厮打。济公弹指间,二人忽忆起前世竟是赵家饿死的佃户夫妻,顿时抱头痛哭,散尽家财建了善堂。
第二景现钱塘龙王脱困,龙角却挂着济公的破鞋。老龙衔珠谢罪,明珠落地化井,井水甘甜永济杭城。当年被镇青蛇已成护井龙王,尾鳞藏着狐婆石像。
第三景照开封饿鬼道场,金麦田里立起无量碑。前朝守将后代皆患饿痨,需每日向乞丐施粥方能进食。碑文显影:"饱时须记饥时苦,富贵莫忘贫贱人。"
此时天际现七彩桥,佛祖声如洪钟:"降龙罗汉,还归位否?"济公却将婴孩举过头顶:"俺这疯癫心肝养的娃娃,才是真罗汉!"婴孩咯咯笑吐莲花,花中坐着韦陀尊者——原是济公当年偷换的泥像真灵。
最奇的是木铎突然炸裂,内飞出百年前被济公超度的所有亡魂,齐诵《金刚经》。经文化作金桥直通地府,阎君亲迎:"圣僧度尽冤魂,地狱早空了三层!"
济公忽跃入西湖,拎出秦桧酿的慈悲酒。酒坛开启时,岳家军英灵踏虹而来,共饮后化作星辰永镇山河。秦桧残魂醉醺醺投胎,竟成了济公破钵里的蝈蝈。
临安百姓皆见疯僧踏虹西去,破蒲扇掉下变成万亩荷塘。赵家双胞胎在塘心建起济公祠,祠门对联竟是: "装疯卖傻度尽众生苦,饮酒吃肉修得大慈悲"
后有渔夫潜入西湖底,见济公破衲衣化作水草,草叶间游着金鳞蝈蝈。雷峰塔砖钱纹渐消,唯最顶砖刻着狗腿印,月夜仍传醉歌: "来来去去本无踪,痴痴傻傻也是空。 若问老僧何处住,粪坑里头扎个猛!"
【全书终】 尘缘镜最终照见:济公乃地藏菩萨嗔念所化,专度世间偏执冤魂。九枚铜钱实为地藏掌中念珠,木铎是惊迷途的方便法门。一切善恶终归因果,唯有慈悲是真解脱。
(丙申年冬月完稿于钱塘)
——
《济公游记之尘缘镜》后记
此书初作于丙申年灶王节,成稿时恰逢西湖初雪。贫僧驻锡灵隐半生,常见香客求福不问心,拜佛不修德,遂借济癫师兄旧事,演此因果传奇。
书中诸般怪诞,实非虚言。昔年真见疯僧以馊饭度饿鬼,以狗腿点愚氓。某夜雷峰塔下,亲见师兄醉饮明月,吐纳间皆是佛法真谛。乃知大智慧者,不必袈裟庄严;真慈悲者,何妨酒肉穿肠。
今人多谓因果为虚,然观赵侍郎子孙鬻宅赎罪,钱塘官绅见铜钱纹而心悸,岂非天道昭昭?书成之日,有秦姓士子携家谱来谒,自陈乃桧公二十七世孙,愿捐田百亩建悔过堂。贫僧以济公破钵赠之,钵中蝈蝈忽作人言:"晚矣晚矣",士子顿悟祖孽非捐产可消,乃发愿抄经万卷度冤魂。
至若龙王井、金麦田等异事,皆在钱塘有迹可循。有农人掘得岳字铜甲,供于灶前,夜闻《满江红》吟诵;渔童网获木铎残片,磨墨习字,竟通梵文——此皆贫僧亲眼所见。
惟劝诸君:莫学济公形骸放浪,当学其赤子心肠。酒肉穿肠易,慈悲驻心难。红尘亦是修行处,何必灵山拜梵音?
临安衲子 慧明 于灵隐藏经阁
(跋:本后记用济公破钵余墨写成,字迹时现狗腿油渍,盖因师兄昨夜显圣偷吃供果故。)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