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蛇叩禅】 散尽家财的第七日,赵德明在祖屋后院掘井。锄头方落三寸,忽见青烟腾涌,现出个碧衣女子叩首道:"恩公莫惊,妾乃隋末被镇井底的青蛇,今蒙圣僧指点,特来报掘井解脱之恩。"
话音未落,济公倒挂着从老槐树跃下,鞋底沾着糯米糕笑道:"长虫精好不晓事,既要报恩,何不替赵相公解决那桩心病?"原来赵德明散财后,终日愁苦无嗣,常对月叹:"纵有万贯家财,终归他人之手。"
青蛇掩口轻笑:"此事易尔。城北有狐仙祠,祠下埋着送子观音手植的枣树根。取东枝九寸,雕作童儿状,置于夫妻枕下..."忽被济公以狗腿敲头:"孽畜又要教人走邪路!那枣树根是那么好取的?去年县令动土,全家生疔疮而亡!"
月夜忽闻环佩叮当,但见狐仙乘云而至,怒指青蛇:"贱婢安敢泄我秘境!"袖中飞出红线,将青蛇捆作茧状。济公却将酒泼向红线,那线竟化作七彩鹊桥,桥上站着对龙凤胎童儿,朝着赵德明声声唤爹。
狐仙大惊:"圣僧怎破我千年法术?"济公抠着脚丫笑道:"你拘着送子灵根三百载,可晓得祠外枯骨几何?"蒲扇轻摇,现出无数求子不得、悬梁投井的妇人冤魂。
赵德明见状骇然跪地:"不要灵根了!再不敢妄求子嗣!"济公却扯他耳朵:"蠢材,且看分明——"但见那些冤魂纷纷投入狐仙腹中,狐仙顿时哀嚎打滚,现出原形竟是只缺耳老狐,腹大如鼓,哀鸣:"痛煞我也!"
疯僧以破钵扣住狐首,诵偈曰:"自作孽障自承担,他人子孙他人缘。"狐腹应声迸裂,跳出百来个光屁股婴灵,嘻嘻哈哈奔入月光中投胎去了。老狐瘫软在地,褪尽毛皮,竟变成个瞎眼婆子——正是前朝因溺死女婴遭天谴的稳婆!
此时青蛇已解脱束缚,忽朝东南方惊呼:"不好!钱塘君要来收税了!"但见西湖沸腾,虾兵蟹将拥着个金冠龙王,手持玉簿喝道:"赵德明,你祖上曾借龙宫金珠三斗,利滚利该还三百船!"
济公夺过玉簿,蘸着口水翻看:"老泥鳅好黑心!借据分明写着'待石人睁眼时归还'。"说着朝保俶塔一指——那塔上石像竟真的眨起眼睛!龙王暴怒兴浪,万丈波涛直扑杭城。
疯僧不慌不忙解下腰间草绳,抛入浪中变成千丈堤坝。又扯下破衲衣补丁,往空中一抛化作万只衔泥春燕。最奇的是他擤把鼻涕,甩在龙王脸上竟变成前朝圣旨:"敕令钱塘君:免去人间水债,永镇海眼!"
龙王羞愤欲逃,却被青蛇现出原形缠住龙角。济公拍手笑道:"妙极妙极!长虫精若要彻底解脱,须镇这老泥鳅三百年。"说着将狗腿化作金箍,套住龙首沉入湖底。湖心遂涌出甘泉,后世称"报恩井"。
翌日清晨,赵夫人在井边洗衣,忽见并蒂莲开并结双藕。当夜夫妻同梦送子观音驾临,笑曰:"善心自有天赐,何须外求?"十月后竟真诞下双胞胎,臂上各有朱砂痣,恰似莲子模样。
唯有那瞎眼狐婆常在赵家檐下听经,某日忽大笑三声,化作石像永镇井台。济公路过时总以酒浇之,哼唱:"痴狐求子子不来,善人无求双珠至。可笑阎浮众生相,总把颠倒作正经..."
(第五章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