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木铎惊梦】 且说赵家库房遭了天火,赵德明心中惶惶,连夜差人往灵隐寺进香。却说这日恰逢观音诞,寺前善男信女如织。忽见那疯僧倒骑着一匹瘸腿毛驴,驴脖子上系着七个破铜铃,叮当作响竟暗合北斗之数。
济公径直到大雄宝殿前,将半壶烈酒泼在韦陀像上,笑道:"护法尊者终日金甲执杵,也该润润喉咙。"众香客骇然,却见那金像面庞忽然泛红,手中金刚杵微微颤动,檐下铜铃无风自鸣。
正当此时,忽闻寺外哭喊震天。原是钱塘江突发怪潮,数十渔船倾覆。赵守仁正携家仆在岸边收取渔税,见灾民匍匐求救,反令衙役驱赶:"莫误了收税时辰!"
济公趿鞋奔至江边,但见他解下腰间草绳抛入怒涛。那草绳竟化作千丈金龙,驮起落水百姓轻置岸上。疯僧却揪住赵守仁耳朵笑骂:"贤侄好大官威,且看水中是谁?"
赵守仁低头一看,惊见江面浮现三具浮尸——竟是上月被他逼债投江的渔家父子!其中少年尸身突然睁眼,凄声唤道:"公子还记得否?你说穷鬼命贱,合该喂鱼!"
忽的天昏地暗,江心升起丈高黑浪。浪尖立着巡海夜叉,手持账册朗声道:"赵氏三代积恶一百三十七桩,今当清算!"赵守仁吓得瘫软在地,裤裆间漫出腥臊黄液。
济公却将破蒲扇往东南西北各扇三下,但见四方云中现出八部天龙。疯僧笑道:"莫急莫急,且看老僧与尔等变个戏法。"说着从破钵抓出把粟米,往地上一撒——那些粟米竟化作金甲神兵,将黑浪推回江心。
夜叉怒道:"圣僧何故护恶?"济公拍手唱道:"留他三日阳寿,且看善恶簿上添新章。"话音未落,赵家老仆踉跄来报:"公子!夫人突发恶疾,口吐黑血说'偿命'二字!"
众人急返赵府,见赵夫人蜷缩锦榻,喉间发出男子哀嚎:"我乃城南张铁匠,去年被你强占田产悬梁自尽!"又转女声:"妾身是绣娘王氏,被你玷污投井..."接连变换七种声口,俱是枉死冤魂。
赵德明跪求济公救命。疯僧取来墨砚,竟以狗腿蘸墨,在赵夫人额书"孽镜台"三字。但见房中骤现虚影,分明是赵家父子作恶诸般景象:克扣工钱致人饿毙、强夺民女逼死其父、假造地契侵人祖产...每现一桩,赵夫人便惨叫一声。
济公忽的击钵长吟:"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赵守仁如遭雷击,猛然想起十岁时曾救落雏雀,父亲却笑他"妇人之仁"。三十年光阴掠过,当年稚童已成恶霸。
此时窗外骤响木铎声,但见地藏菩萨虚影显现,掌中宝镜照彻赵府。镜中现出赵家父子来世:一个变作街边瘌痢野犬,一个化作灶下蛀米蠹虫。赵德明骇极吐血,嘶声求道:"圣僧救度!"
济公将酒葫芦倒倾,清酒洒地成八功德水。水中绽开金莲,托起那些冤魂道:"且去地府销案,自有超拔机缘。"又对赵氏父子笑道:"两个蠢货,还不趁三日期限做些人事?"
忽闻鸡鸣破晓,疯僧已杳无踪迹。唯见案上留着半截狗腿,化作玉尺量遍赵家厅堂——那丈量之地,恰是这些年巧取豪夺的田亩尺寸。
(第三章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