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玉泉寺:禅意流淌中的文化坚守与时代新生
编者按:
泰山之麓,玉泉古刹,千年钟声未绝,万古禅意流淌。
这方净土,既有北魏的基石、唐宋的法脉,亦有当代的生机。它不是封存于时光里的标本,而是在历史长河中持续生长的生命体——从金丝楠木柱撑起的岁月沧桑,到无人机巡护的山林新境;从智顗宣讲的天台妙义,到义工们递出的一碗热粥;从铁铸塔身的斑驳铭文,到禅修营里都市人的静心片刻,玉泉寺始终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写就着自己的故事。
本文循着山水脉络与人文足迹,剖开这座古刹的精神肌理:它是生态智慧的践行者,以“林药共生”守护自然馈赠;是慈悲精神的传递者,用点滴善行温暖世间;更是文化根脉的延续者,让千年信仰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光。
当我们走进玉泉寺的故事,看见的不仅是一座寺庙的兴衰,更是中国人对“天人共生”“向善向美”的永恒追求。这或许正是古老文明给予现代社会的启示:真正的传承,从不是守旧的复刻,而是让历史的智慧,成为照亮当下的光。
千年古刹玉泉寺:禅意流淌中的文化坚守与时代新生
张庆明
泰山北麓,层峦叠嶂间,玉泉寺如一颗明珠镶嵌于谷山深处。这座始建于北魏的千年古刹,历经金代重建、元代增建、明清重修,始终以静默姿态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更在时光淬炼中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品格与精神力量。
一、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
北魏时期,玉泉寺在梵音缭绕中初现雏形,其选址暗含天地玄机——背依谷山如玄武镇守,前临溪流似朱雀灵动,形成“四灵兽”风水格局 。金代大学士党怀英亲书“玉泉”碑刻,至今仍在泉畔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至隋代,天台宗创始人智顗在此宣讲《摩诃止观》,将佛教智慧融入山水之间,使玉泉寺成为天台宗祖庭之一,与国清寺、灵岩寺、栖霞寺并称“天下四绝” 。唐代禅宗北宗神秀驻锡传禅二十余载,其“渐悟”思想在此生根发芽,影响深远 。
玉泉寺的建筑堪称凝固的历史诗篇。大雄宝殿内七十二根明代金丝楠木立柱,以精妙榫卯结构撑起千年风雨,其价值难以估量。寺前三园门北侧的玉泉铁塔,八角十三级通体铁铸,铭文记载着北宋工匠的智慧,历经九百年风霜依然挺拔如玉笋嵌空 。这些建筑不仅是技艺的结晶,更承载着古人对信仰与美的极致追求。
二、自然共生的生态智慧
玉泉寺所在的泰山北麓,自古便是药材宝库。近年来,管理区与科研机构合作,在青岗峪林区仿野生种植赤灵芝、黄精等泰山道地药材5.6亩,20余万株幼苗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未施农药化肥却生机勃勃 。工作人员定期清除强势灌木,还原药材原生环境,让种子随风散落,反哺山林生物多样性 。这种“林药共生”模式,既是对传统农耕智慧的传承,更是现代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为守护这片绿色净土,玉泉寺管理区引入科技力量:无人机巡航系统在空中织就“天网”,实时监测林区火情;防火巡查员与护林员组成“地网”,在山间筑起安全屏障。2024年8月,30组家庭组成的环保志愿者团队走进山林,捡拾垃圾的同时向游客传递“无痕山林”理念,让生态保护意识在代际间传递 。
三、慈悲济世的精神传承
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在玉泉寺化作温暖人间的实际行动。2025年小年,寺内义工团队满载粮油物资,走访冶南村、柳家圈村60户困难家庭,为寒冬中的人们送去春日般的慰藉 。疫情期间,玉泉寺紧急筹集4.1万个医用口罩捐赠疫区,并发动海外信众从日本采购5400个口罩支援前线,累计捐赠财物超20万元 。每年腊八节,寺内施粥棚前长龙蜿蜒,一碗碗热粥传递着“众生皆苦,我愿分担”的慈悲胸怀。
教育关怀同样彰显着古刹的温度。2025年3月,邢台日报社小记者们走进玉泉寺,在古银杏树下聆听历史故事,用画笔描绘玉泉春色,化纹学社老师现场书写书签,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智者书屋定期举办《人间世》观影研讨活动,引导信众正视生死,以佛法智慧化解生命困惑。
四、古今交融的时代新篇
在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中,玉泉寺探索出独特的文旅融合之路。盛夏时节,寺内丹池中的千瓣莲舒展千层粉瓣,单朵逾千片花瓣的奇观吸引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画师支起画板捕捉莲影 。毗邻的“山与寺”民宿群,将禅茶文化融入建筑设计,让游客在竹影摇曳中体悟“和正清雅”的东方美学 。素食馆内,主厨以珍珠泉水煨制“碧潭沉香”野菌汤,用山药泥塑“月露莲影”,将隋唐食韵与现代创意巧妙结合 。
文化传承更在创新中焕发新生。2025年6月,为期二十一天的华严法会圆满落幕,僧俗信众共诵《华严经》,在“一花一世界”的哲思中寻求心灵共鸣。寺内定期举办的天台禅修营,吸引都市人群暂别喧嚣,在止观双运中感受“心无挂碍”的自在。这些活动既延续了千年法脉,又为现代生活注入了精神清泉。
从北魏古刹到今日胜境,玉泉寺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时代。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明的传递者——当无人机掠过山林,当药香浸润空气,当善款温暖寒舍,千年古刹的钟声依然清亮,诉说着信仰的力量、自然的馈赠与人间的温情。在泰山的巍巍群峰间,玉泉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未来之路。
《玉泉寺》
岱北隐禅扉,千年迹自辉。
泉铭金代刻,塔峙宋时晖。
药圃云根润,粥香暖意回。
钟声穿晓雾,向善入清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