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屏行楷条幅
無盡藏
出处:
“无尽藏”一词源于佛教用语,最早见于《大乘义章》卷十四:“德广难穷,名为无尽。无尽之德苞含曰藏。”
后来,在唐代,中国佛教三阶教派设立了一种经济慈善机构,也称为“无尽藏”,将信徒所供养的财物储存起来,用于寺院整修、救济贫苦以及提供借贷。
此外,宋代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引用此词:“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含义:
1. 佛教本义:指佛德广大无边,作用于万物,无穷无尽。
2. 泛指:比喻无穷无尽的宝藏或资源,如苏轼《赤壁赋》所言,自然界的清风明月即为“无尽藏”。
3. 世俗化:在历史上,寺院设立的“无尽藏”机构,将信众布施的财物用于放贷生息,所得利息又回归库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故名“无尽”。
综上所述,“无尽藏”一词既体现了佛教哲理中佛德的广大无边,又在世俗中被引申为无穷无尽的资源与财富的象征,并在历史上被具体化为寺院的经济慈善机构。

徐子屏,出生于上海,1984年自上海迁居深圳。书屋名“静远草堂”,1984年1月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题写。历任深圳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深圳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