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灯宴
“百味灶”的烟火惊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十月的某个清晨,牛小万收到法文函件,邀请他参加“世界非物质遗产美食节”。陈卫东激动地翻译着邮件:“在巴黎!塞纳河畔!咱们要代表中国小吃出征了!”
刘玉梅翻出老刘的桐木食盒,嘟囔着:“得用陶罐熬汤,铝锅不行,失了土性。”牛老万更绝,从老家捎来一麻袋黄河边的红泥:“用这泥捏灶台,熬汤才带黄河的魂。”
签证却卡了壳。代表团名单里突然多了个“美食顾问”,竟是当年碰瓷的直播主小王。年轻人剃了板寸,捧着悔过书:“让我将功补过,我懂七国语言直播。”
巴黎的展台被安排在角落,隔壁日本和牛展台锣鼓喧天。小王急得团团转,牛小万却淡定地砌泥灶:“火候到了,香味自己会找人。”
果然,陶罐沸腾后,一股奇异的椒香混着药香弥漫开来。先引来几个意大利厨师,接着是非洲美食家,最后连米其林评审总监都端着盘子过来:“这味道...像丝绸之路在舌尖复活。”
展示最后一天,突然下起暴雨。展棚漏水淹了电路,全场熄灯。黑暗中,牛小万点起煤油灯继续熬汤。跳跃的灯火映着陶罐,竟吸引来一群摄影师——这张照片后来获了普利策奖,题名为《人类最初的炊烟》。
载誉归国时,等在机场的除了鲜花,还有法院传票。某个国际食品巨头起诉“万家灯火”侵权,称胡椒配方抄袭了他们的专利。
法庭上,对方律师咄咄逼人:“贵方胡椒碱含量数据与我方专利完全一致,作何解释?”
牛小万沉默片刻,突然问法官:“能借灶台一用吗?”
法警抬来电磁炉。他当庭熬起两锅汤:一锅用专利胡椒,一锅用牛家沟土胡椒。满庭香气中,他朗声道:“机器测得出数据,测不出天地灵气——诸位尝尝,可是一个味?”
陪审团尝汤时,刘玉梅突然站起:“这专利胡椒的培育基地,就在我们牛家沟!你们偷了我们的土胡椒基因!”
原来她早委托大学生做过基因测序,报告当场投影:专利胡椒与牛家沟土胡椒相似度99.7%。
官司大胜,对方赔款三千万。牛小万全数投入“非遗保护基金”,第一件事就是给牛家沟通宽带。视频里,老人们围着新电脑咂嘴:“这就能看见巴黎的灶台了?”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牛小万发起“千灯宴”活动:全国千家门店同时支起老灶台,直播熬传统小年汤。网红小王策划了VR体验,戴头盔就能“闻”到百家灶香。
最动人的在牛家沟。百岁老人牛太婆坐在轮椅上教重孙女捏面灯,面灯里晃着麻油,映得皱纹都发光:“老灶王爷就爱看这个...”
忽然停电了——全国三百个村庄同时断电。黑暗中被点燃的却是千万盏面灯,无人机拍下的画面如星河落地。话题#中国千灯宴#冲上全球热搜。
开春时,联合国来了考察组。他们在牛家沟住了七天,跟着下地摘胡椒、上山采药草。临走那天,组长突然用河南话说:“中!这味道真中!”
立夏那天,“中国民间食俗”申遗成功。消息传来时,牛小万正在教留守儿童包粽子。孩子们用苇叶卷成喇叭喊:“咱们的汤,全世界都喝啦!”
荣耀背后暗流涌动。多家资本寻求收购,有个财团开出十亿天价。陈卫东连夜开会:“趁热打铁,上市就能走向世界!”
牛小万却带着团队回了趟牛家沟。暴雨冲垮了老戏台,乡亲们正抢修。他忽然跳进泥水扛木头,就像小时候帮父亲修灶台。
那晚在祠堂开会,投影仪挂在百年槐树上。牛小万放出老照片:沈思源在牛家沟喝汤、刘玉梅在胡同蒸馍、徐师傅在废墟捡铜锅...
“味道能卖,”他声音哑了,“魂不能卖。”
中秋夜,“万家灯火”宣布实行股权集体制:每家门店49%股份归员工,51%归非遗基金。央视《新闻联播》用十分钟报道,称其为“带温度的 capitalism”。
冬雪初降时,最后一家加盟店改制完成。牛小万骑着电动车送汤,在长安街摔了一跤。保温箱砸开,汤碗碎成瓷片,却拼出个奇异的图案。
路过的考古教授惊呼:“这是宋瓷开片纹!快捡起来!”
瓷片送检结果震惊众人:某些碎片竟含古窑成分,最老的来自唐代邢窑。原来烧制汤碗的粘土,竟混着历代窑址的泥土。
牛小万忽然想起爷爷的话:“百味之根,在心不在技。”原来他们世代用的陶碗,本就沉淀着千年炊烟。
除夕夜,千家门店同时挂起红灯笼。牛老万在总店视频连线,颤抖着手在九十九个胡椒瓶里各取一撮,混成“百家胡椒”。
零点钟响,万碗热汤同时举起。直播镜头扫过雪山哨所、海洋钻井、海外中餐馆...最后定格在牛家沟祠堂——百岁老人们举碗齐诵:“敬天地灶火,敬人间烟火!”
牛小万站在百味灶前,看万千灯火倒映在汤碗中。忽然明白:鸡毛飞得再高,终要落回大地。而真正的传承,是让每盏灶火都亮成星辰,连成永不熄灭的银河。
晨光熹微时,他发现灶台裂缝里钻出株胡椒苗。青翠的嫩叶上,露珠闪着九十九种光彩。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