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京城雪
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像条喘气的长龙,哐当哐当走了十二个钟头。牛小万紧紧抱着帆布包,里头装着四十二块钱和娘留下的银镯子。邻座的大娘递来个烤红薯,他掰了一半,剩下半个小心包好塞回包里——这是两天的口粮。
北京西站大得让人发晕。牛小万跟着人流往外走,忽然被人撞了个趔趄。再摸口袋,帆布包没了。他愣在原地,像被抽了魂的稻草人。
“找这个呢?”有个声音从背后传来。穿军大衣的汉子拎着他的包,“刚看见小偷偷你的,追了二里地。”
牛小万接过包,手指直哆嗦。汉子咧嘴笑出一口白牙:“师大的吧?我也是新生,历史系的,叫陈卫东。”
校车穿过长安街时,牛小万把脸贴在玻璃上。路灯亮得像串珍珠,照得柏油马路泛青光。他忽然想起鸡毛店里那盏煤油灯,父亲总说煤油贵,天没黑透不让点。
宿舍是八人间,靠门的下铺贴着他的名字。牛小万放下行李,从包里掏出个布包——里头是半斤胡椒,父亲偷偷塞的:“北京冷,喝汤驱寒。”
陈卫东睡他对铺,正在整理一箱子书。最上头是本《欧洲哲学史》,精装封面闪着金光。牛小万瞥见自己那几本卷边的旧书,悄悄用被子盖住。
开学第三天,哲学概论课上,白发老先生突然提问:“什么是存在?”
教室里鸦雀无声。牛小万想起熬胡辣汤的父亲,脱口而出:“存在就是锅开了得揭盖,面发了要揉搓。”
同学们哄笑起来。老先生却扶扶眼镜:“有意思,说下去。”
“汤存在因为有人喝,人存在因为要喝汤。”牛小万耳朵发烫,“就像俺爹说的,一锅好汤得熬到时候,早一刻晚一刻都不叫存在。”
下课后,陈卫东搂住他肩膀:“没看出来啊,炊事班哲学家的料!”
深秋时,牛小万开始在校门口摆摊。纸板上写“中原胡辣汤”,用的是父亲传的配方。铝锅是跟食堂师傅借的,蜂窝煤炉子花三块钱买的旧货。
第一天只卖出去五碗。收摊时发现碗底压着五毛钱——是陈卫东偷偷放的。牛小万没吭声,第二天在卫东碗底多放了两片羊肉。
十二月的一个雪天,摊前来了个特殊客人。棉帽压得低,围巾缠到鼻梁,只要了碗清汤。牛小万舀汤时,看见他冻裂的手背上有块墨迹——像是长期握笔留下的茧。
客人慢慢喝汤,忽然问:“小伙计,你这汤里放了多少种胡椒?”
“三种。”牛小万脱口而出,“河南的白胡椒去腥,云南的黑胡椒提香,还有少许海南的野胡椒增辣。”
客人笑了,摘下棉帽露出满头的银发:“有意思。就像写文章,平铺直叙是一种味道,夹叙夹议又是一种味道。”
后来牛小万才知道,那是中文系的泰斗赵教授。那天之后,赵教授常来喝汤,有时带着本《世说新语》,边喝边看。
临近期末,牛小万收到父亲来信。信是请牛大宽代笔的,说店里生意好,新雇了帮手。附在信里的还有十块钱汇票,汇票背面用铅笔写着小字:“爹攒的,买棉鞋。”
那天夜里,牛小万在图书馆抄书到很晚。回宿舍时,看见陈卫东蹲在路灯下等他,军大衣上落满雪。
“给你。”卫东塞过来个纸包,“赵教授让给的。”
包里是双新棉鞋,还有张字条:“汤暖身,书暖心。鞋码问过你室友。”
除夕夜,宿舍只剩牛小万一人。他把炉子搬到走廊,熬了锅胡辣汤。面发得不太好,胡椒也放多了,喝得鼻尖冒汗。
窗外突然响起鞭炮声,他想起父亲此刻应该正收拾灶台,最后一道工序总是用热毛巾擦锅沿——这样第二天不生锈。
“咚咚咚”,敲门声很轻。开门看见赵教授站在雪地里,提着瓶二锅头。
“来讨碗汤喝。”老先生笑呵呵的,“家里孩子们出国了,老婆子嫌我抽烟,撵出来了。”
一老一少就着煤炉喝汤。赵教授忽然说:“小万啊,你知道文字就像胡椒。有的文章是白胡椒,清爽直接;有的是黑胡椒,醇厚留香;有的像野胡椒,呛得人流泪却难忘。”
牛小万给教授添汤:“那俺爹的汤算是哪种?”
“你爹的汤里有生活。”教授抿口酒,“就像司马迁写《史记》,有血有肉有烟火气。”
开春时,牛小万收到个包裹。里头是父亲捎来的新胡椒,还有本《史记》——扉页上有赵教授的题字:“治大国若烹小鲜,做学问如熬高汤。”
那天夜里,牛小万梦见父亲和赵教授相对而坐。一个熬汤,一个翻书,锅里的热气化作文字,纸上的墨香凝作胡椒。
醒来时月光满屋,他忽然明白:风托着鸡毛往天上飞,根却永远连着地上的人间烟火。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