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余沥
石场的冬天,风像裹着碎玻璃碴子,往人骨头缝里钻。牛爱国手上的裂口又深了些,渗出的血珠很快凝住,和石粉混成黑紫色的痂。他几乎彻底成了石头的一部分,呼吸带着石粉味,梦里都是锤头砸落的单调回声。
开春化冻时,石场来了个卖旧货的挑担郎。担子一头是针头线脑、劣烟糖块,另一头堆着些锈蚀的扳手、几本卷了边的破书、还有一捆看不清内容的废图纸,大约是刚从哪个废品站收来的。工友们围上去,买烟的多,翻捡破烂的少。
牛爱国缩在人群外,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粘在那捆图纸上。风吹起一角,露出熟悉的蓝黑色线条和标注字体。他心脏猛地一缩,像被生锈的铁钳攥住,呼吸都停了半拍。那格式,那线条的走向……太像了。
他鬼使神差地挪过去,手指颤抖着,想碰又不敢碰。挑担郎看他一身石粉、眼神发直,当他是傻子,没好气地驱赶:“去去去!不买别乱摸!弄脏了!”
一个工友叼着新买的烟,嗤笑:“哑巴,你看得懂吗?那是字儿,不是石头疙瘩!”
哄笑声中,牛爱国猛地缩回手,像被火烫了。他死死盯着那卷图纸,仿佛那是条盘踞的毒蛇。那些线条在他眼前扭曲、跳动,勾引出深埋的、几乎被他掐死的记忆——昏暗的灯光下,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计算尺寸时咬紧的牙关,还有……老马主任那盆冷水的刺骨寒意,和部件崩坏时的刺耳噪音。
恐惧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屈辱感瞬间淹没了他。他转身就走,脚步踉跄,几乎是小跑着逃离那堆图纸和那些笑声,一直跑到石场边缘的废料堆后,才扶着冰冷的巨石,弯下腰剧烈地干呕起来,却什么也吐不出,只有酸水灼烧着喉咙。
那之后好几天,他像被抽走了魂,砸锤有气无力,挨了工头好几顿臭骂。夜里,那双死寂的眼睛时常直勾勾瞪着棚顶,图纸的幻影和崩飞的螺丝在黑暗里交替闪现。
然而,人这种物件,终究贱韧。极致的恐惧和压抑久了,反而会滋生出一点破罐破摔的麻木,甚至是一丝极微弱的、连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反抗。
石场唯一那台老旧的碎石机又趴窝了,工头围着转圈骂娘,谁也弄不好,眼看要耽误工期。请人来修,得花大钱,还得等。
牛爱国蹲在远处砸石头,耳朵却捕捉着那边的动静。工头的骂声,工友们的束手无策,机器死寂的沉默。他砸锤的速度慢了下来。
一下,两下。
他想起刚才挑担郎那里,似乎有把锈蚀的扳手,型号好像能对上。
三下,四下。
他想起那捆图纸,想起自己曾经似乎……很会对付这些铁疙瘩。
第五下,锤头砸偏了,溅起一串火星,崩在他手背上,剌出一道血口子。
疼痛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的麻木。
他猛地扔下锤子,站起身,在工友们诧异的目光中,径直走向那个挑担郎还没收走的担子,从那堆破烂里捡起了那把最大的、锈得最厉害的扳手。手指碰到冰冷粗糙的铁锈时,他整个人不易察觉地颤抖了一下,随即死死攥紧。
然后,他走向那台趴窝的碎石机。
工头愣愣地看着他:“哑巴?你干啥?”
他不答,也不看任何人。目光只盯着机器,像一头终于嗅到血腥味的困兽。他推开围观的工友,蹲下身,侧耳贴在冰冷的机壳上听了听,又用手这里敲敲,那里摸摸。石粉从他动作的身上簌簌落下。
他拿起扳手,试探性地拧向一颗看起来特别别扭的螺丝。锈死了,纹丝不动。他换了个角度,用上全身的重量,脖颈青筋暴起,喉咙里发出压抑的、野兽般的低吼。
“咔哒”一声脆响,螺丝松动了。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声和他粗重的喘息。工头张大了嘴。
牛爱国像是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外界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他和这台铁家伙。他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拆卸,查看,手指在油腻的零件间摸索、判断。那双原本死寂的眼睛里,竟燃起一点骇人的、专注的光。
小半天后,他抹了一把额头上混着黑油的汗,将最后一个零件装回,指了指润滑油桶。一个机灵的工友赶紧递过去。
他浇上油,然后深吸一口气,示意工头合闸。
电机嗡鸣响起,皮带轮开始转动。机器发出几声咳嗽般的怪响,就在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时,它突然顺畅地轰鸣起来,石块被吞入,嚼碎,吐出。
修好了。
工友们爆发出欢呼。工头愣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笑开了花,掏出烟就想给牛爱国递。
牛爱国却像是被这欢呼声惊醒了。他眼里的光迅速熄灭,变回一贯的死寂。他看也没看那根烟,扔下扳手,转身走回自己那堆石料前,默默捡起锤子。
“咚!”第一声闷响,砸在石头上,也砸在刚刚活泛起来的空气里。
“咚!”第二声,更沉,更闷。
工头的笑容僵在脸上,递烟的手讪讪收回。工友们面面相觑,欢呼声卡在喉咙里,渐渐低下去,散了。
只有那台修好的碎石机,还在不知疲倦地轰鸣着,嚼碎坚硬的石头,声音传得很远。
牛爱国一下一下地砸着,面无表情。石粉再次飞扬起来,落在他头上、肩上,覆盖了刚才短暂显露的、那点不同于石头的痕迹。
他只是砸。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石场枯燥日子里一个微不足道、甚至令人不安的插曲。那点被迫淌出的、带着锈迹和油污的“汗”,很快又被他用更多的石粉,死死地压了回去,埋进更深处。
只有他自己知道,心底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有什么东西,伴随着那机器的轰鸣,轻微地、持续地振动着,再也无法完全沉寂。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