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畔红心闪耀:蔡秋容与社区公益的时代担当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一位党龄48年的退休干部,用40载公益路,凝聚数千居民,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以行动续写“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篇章。
2025年8月20日,值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武穴市实验高中礼堂内,一场特别的演出正诉说着红色传承——18位表演者身着剪纸花样旗袍,于《微山湖》旋律中迈动步伐。剪纸非遗与旗袍融合,柔美里藏着刚毅,带观众重温铁道游击队的烽火岁月,这是蔡秋容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献给历史与当下的深情礼赞。
一、志愿星火,从一人到一群人的燎原
蔡秋容,48年党龄的老党员、武穴市科协原副主席,出身农家却自带“与人为善”底色。退休前已深耕公益30余载,2010年在武汉牵头组建“热心奶奶团”,从6位带孙奶奶起步,吸引退休教师、退伍军人加入,300人的队伍,1350人次投身社区治理、关爱帮扶,让“邻里互助”有了组织温度。
二、组织深耕,小团队撬动大公益
“奶奶团”的热,让蔡秋容看到公益组织的力量。2020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蔡秋容社区公益服务中心注册成立;同年返乡,武穴市巾帼志愿服务队落地,半年聚起1580名巾帼志愿者,细分20支小分队,把公益触角伸向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贫困群体等多元领域。从武汉到武穴,从6人小队到3000余名志愿者的群体,组织化运作让“零散爱心”成“系统暖流”,她本人也收获“武汉市最美志愿者”等认可,团队获评东湖高新区“最佳志愿服务团队”。
三、文化赋能,让红色与非遗“活”起来
蔡秋容懂文化的感染力。创作《志愿者之歌》,让公益精神随旋律流淌;带领团队走进北京星光影视园,借《巾帼志愿美名传》情景剧,把武穴公益故事讲给全国听。而剪纸旗袍秀《微山湖》,更是巧妙融合——非遗剪纸绽放在旗袍,红色旋律里重现抗战记忆,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让历史与艺术共振,实现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的创新传承。
四、服务深耕,公益助困织就社区温情网
多年来,蔡秋容社区公益服务中心带动形成50个团队,开展千余次志愿服务,从关爱留守儿童到守护空巢老人,从助力疫情防控到帮扶特殊群体,她个人捐款捐物超50万元,撬动社会捐赠近千万,惠及2万余人次。尤其在助农帮扶、济困方面持续发力,仅在乡镇敬老院的演出就有近100余场次。疫情期间,武汉、武穴两地,分发物资、值守站点,6万余人次的服务,是“退休不褪色”的生动注脚。
五、时代价值,公益组织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蔡秋容的实践,为社区治理提供新样本:把邻里互助升级为组织化志愿服务,整合零散爱心成高效公益平台,让居民从“受助者”变“参与者”。从文化传承到民生帮扶,从应急响应到日常守护,中心织就“全领域服务网”,让“政府单一治理”转为“多元协同共治”,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68岁的蔡秋容,仍带着团队奔走在公益路上。从武汉到武穴,从“奶奶团”到千人群体,两座城因她的热忱升温;从非遗旗袍秀到红色情景剧,历史与当下因她的行动共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她以公益为笔,续写“红心为民”的时代答卷——这是个人坚守,更是社区公益力量的闪光映照,让“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在新时代社区土壤里,开出更繁茂的花。